陳月平 - 詩在、書在,你心中的長安就在|教評心思

2023-10-13 16:30

與初中學生、小學生一起觀看《長安三萬里》,片長168分鐘。完場時響起掌聲,它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齣電影是由不同的詩篇編織而成的,唐詩之美在其中表露無遺。

當片中的李白在唸「牀前明月光」,戲院中同時響起「疑是地上霜」,恍如小學生在課室中一齊背詩。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亦是同樣地響起學生幼稚的聲音。這些烙印於我們心中的唐詩,距今約1300年,但時間並沒有令我們忘卻。片中穿插不少家喻戶曉的詩篇,既能展現詩人的形象,同時推進情節,唐詩之美深深打動在場的觀眾。唐詩並沒有因時間而被冷落,它是我們中國人的共同語言。

片中的好朋友——高適和李白,謫仙人和世間人,兩人的人生仿似是相反,人生之順逆與性格有莫大的關係。李白雖然是商人之後,但環境優渥,性格超脫豪邁狂放,才華洋溢;而高適則剛好相反,處處遇波折,性格務實,說話結巴,有出色的高家槍法。謫仙人既有超脫的追求,但亦有對名利權位的追逐之心,當此盛世,應如大鵬,但若風之積也不厚,鵬如何能飛?李白一生皆在尋找風使其翱翔,但最終則因天真的判斷而誤了自己。風太大亦不能飛翔。

高適是世間人,一直在世間盤桓,面對的是種種冷清和失意,但一直堅持自己的理想,一直希望到長安一展所長。高適的務實、堅持,就是他能在世間盤桓的力量,心中追逐並非僅是個人的名利,而是高家的榮譽及國家的榮辱。當他堅持反對李白入贅許家,當他暗中寫信予郭子儀為李白求情。我看到高適堅持不走捷徑,願意在世間跌跌碰碰,冷清地活着,也要堅持心中的追求。為了好友,甘願被人誤會,情誼之重比自己的清白重要。高適展現的是世間的堅持,才是現實達到長安的原因。

長安雖遠,但終可以到達。唐詩雖遠,但永是我們中國人的瑰寶。


陳月平
作者為裘錦秋中學(屯門)校長、教育評議會執委。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10月13日教育版專欄「教評心思」。

延伸閱讀:

楊佩珊 - 湘遇湘知|教評心思

蔡世鴻 - 再訪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教評心思

潘詠儀 - 救火、救災、救人|教評心思

鄭家寶 - 未來教育|教評心思

楊佩珊 - 難忘的9月1日|教評心思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