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珊 - 湘遇湘知|教評心思

2023-10-06 14:05

跨過風雨的挑戰後,迎來復常後的教育界國慶訪問團。有別以往,今次乘坐高鐵直達第1站湖南長沙,感受到高鐵的便利,將我們與內地的距離進一步拉緊。湖南又稱「湘」,古有芙蓉國之稱。短短的兩天「湘」遇,讓我對長沙在教育、經濟及文化有了初步的認識。

參訪學校讓我們對學校在電子教學、文化培養及法治教育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嘉賓到來,男女學生都穿上全套漢服及配上美妝頭飾,中樂團的表演展現了中華文化與藝術的結合。接着的課堂觀摩,老師在短短的30分鐘內,實現了起承轉結的美妙課堂設計。最為我欣賞的是課堂背後帶出的文創培養,將中華文化結合到創作,再進一步達到產品的設計及經濟的發展,將生活帶進課堂,將課堂引到社會上。

嶽麓書院是古代教育的機構,有1700多年歷史。古色古香的校園,不但是旅遊的景點,更是大學上課的地點,在這充滿學風的環境下學習,定有另一番風味。國家從活化古蹟,到旅遊經濟的推動,都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太平文化區及坡子街是緊合文化與旅遊經濟的地帶,再往五一廣場方向步行,十字路口上的一個路燈,已經有逾百人過路,路上人車來攘往,建築物上五光十色的燈光,讓你體驗了經濟的繁華,認識了長沙的夜經濟。年輕人是這里夜經濟的支柱,隨便走進了一個商場,場內有密室遊戲及劇本等新興的年輕人熱點,當中融合了漫畫和虛擬世界,再結合創作,以迎合年輕人喜挑戰及群性活動的特性。

匆匆兩天的學習,雖然有點走馬看花,但就是這一小點的「湘」知,已可引發思考香港在培養新一代年輕人時,如何結合教育、科技、文化和經濟,讓年輕人看到機遇,感受到學有所用。最後用幾句話總結這次的旅程:「長沙校園電子化,太平坡子展繁華。嶽麓書院學風盛,超算天河科技精。橘子洲頭英雄願,教壇賢能喜湘遇。」


楊佩珊
作者為仁濟醫院羅陳楚思中學校長、教育評議會執委。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10月6日教育版專欄「教評心思」。

延伸閱讀:

蔡世鴻 - 再訪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教評心思

潘詠儀 - 救火、救災、救人|教評心思

鄭家寶 - 未來教育|教評心思

楊佩珊 - 難忘的9月1日|教評心思

翁港成 - 樂此便不疲|教評心思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