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崇傑 - 締造平台|視藝師語

2023-07-27 15:57

近日網上流傳一則家長控訴,內容大致是自家兒子在填色比賽中很用心填畫,卻輸了給另一位亂塗鴉的小朋友,因而忿忿不平。原來比賽是由網絡點讚定勝負,當中有很多問題值得大家反思:一是這比賽根據網絡投票點讚定高低,沒有專業評審標準;二是家長過度重視小朋友填色比賽結果,藉此增加個人的優越感,這嚴重影響孩子未來身心和視藝的成長。筆者素來都不太欣賞小朋友填色的舉措,但填色反而適合長者;另一方面亦要小心處理作業上的親子參與,不宜過度參與或甚至出自家長的手筆。

在此與大家分享兩個有意義的活動。第一個是香港青年藝術協會每年都有活動平台給予青少年展示交流的機會。學校或團體等都有平等參與展覽的機會,沒有劃分獎項及等級,只會鼓勵參與,另亦會於展覽前給予學校適當的培訓。

另一活動是長春社主辦的「生命樹」,於九龍公園進行,首先要求參與學生在公園範圍內執拾掉下來的樹枝和樹葉等,用作創作媒體,再依大會主題以小組形式拼貼,創作之餘,長春社亦有印製樹木生態小冊子,介紹植物生態和保護。活動內容除可發揮創意外,還具備教育意義。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也曾舉辦許多活動,值得支持,過往有中秋花燈設計比賽、光的藝術、剪紙工作坊、戲曲面譜及創意學生獎勵計畫等等,當中包含非物質遺產傳承和鼓勵創意等理念。

今個夏天不知是否疫情後復常的現象,還是甚麼原因,坊間有很多以前未曾留意到的或是新成立的團體組織舉辦的比賽,以不同形式進行。在此忠告家長們和老師們須小心選擇和反思,大家參加這些比賽目的是甚麼?請從小朋友角度出發為先,摒棄大人思維和自我角度出發。

另一方面,亦希望上述或有更多有心機構及團體繼續並締造更多有意義和可持續發展的活動,同心努力推動香港的視藝教育。

電郵:[email protected]


吳崇傑
作者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執委會成員、社區導師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藝術教育)。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7月27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陳麗森 - 我的世界.我的夢|視藝師語

吳崇傑 - 品牌與藝術|視藝師語

陳偉邦 - 瀨戶內海藝術暢神之旅(4)|視藝師語

陳麗森 - 視覺藝術教師表揚計畫|視藝師語

朱啟文 - 歐遊散記|視藝師語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