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紅 - 講得愈少愈清楚|芽芽學英語

2023-07-24 15:49

這個想法,來自看了《道德經》裏的「希言」,字面意思是「少說話」。老子該是說話不多的人,讀《道德經》就知道,每章都是短短的,點到即止。他在最後一章還寫:「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似乎他對口才好的人都有所保留。

未認識老子前,我認定「愈辯愈明」是真理,我們都必須把事情好好解釋清楚,但原來,語言可以傳遞正確訊息,同樣可以擾亂訊息;事情可以「愈辯愈明」,同樣可以「愈描愈黑」。我最近便在日常生活中驗證了「希言」的好處。

丈夫在大學主修數學,而我的數學一向不好,所以,女兒天恩遇到數學上的問題便找爸爸。丈夫教天恩數學時特別有耐性,每次都細心地解釋題目上的「來龍去脈」,可是,天恩始終都不明白,他們為數學功課多次鬧得不開心。

我觀察到丈夫的說話,他不止解釋得清清楚楚,每次還要「確保」天恩明白,「確保」的意思是,明明天恩已經明白了,丈夫還要繼續解釋,確認她懂了;可是這個時候,他不經意地說了一些新資訊,新資訊對天恩來說是要理解的,當她理解不了,眉頭一皺時,丈夫又以為她不懂,又再解釋,如此一來,他愈教愈亂,而天恩愈學愈不明白。

我小時候也有類似的經驗,所以,我很明白天恩的感覺。我教她功課時,只要她告訴我她明白,我便不再說話了,因為「見好就收」真的太重要了。

我喜歡繪本,也是因為很多好繪本都是「希言」,我特別喜歡簡約文字,許多家長或許會認為不多字的繪本是給幼兒或年紀較小的孩子看的,其實不然,文字高手是「不放多餘的字」,當圖畫已經足夠表達到的時候,便不用加上文字了;5個字可以說明的東西,毋須用10個字來說明,這樣的書,有味道,值得細品。

Less is more!


陳東紅
作者從事英語教育出版20年,任職於多家報社;現為教育顧問編輯、兒童刊物《BINGO!》出版人、專欄作者及到校講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7月24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陳東紅 - 孩子介意紙質?|芽芽學英語

陳東紅 - Compassion、empathy、sympathy|芽芽學英語

陳東紅 - 悲劇的重要意義|芽芽學英語

陳東紅 - 潛能才是重點|芽芽學英語

陳東紅 - Punctuated equilibrium|芽芽學英語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