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想teen開|在現實的夾縫中
2022-06-23 16:54
自二○一九年開始,這幾年過得不容易。以前認為順理成章的,現今成為難能可貴。例如旅遊,甚至約會朋友、上瑜伽課、到戲院看電影、上實體課等。我們在時代的夾縫中生活,有一種逼不得已的感覺。
記得多年前,住宅的電梯壞了,我抱住小兒困在電梯里,等待救援。等待期間,我表現得很慌張,怕空氣不流通,呼吸困難,於是把小兒的衣服逐件脫下,他被嚇得哭了起來。之後,丈夫也和小兒被困在電梯里,他們剛到麥當勞買完早餐回家,丈夫不徐不疾,拿出汽水給小兒喝,早餐未吃完,他們已經被「拯救」出來。
面對被「困住」的情況、等待黎明曙光的時候,確是不容易,不過心態成為了關鍵,境可以隨心轉。記得二○一八年,泰國「野豬足球隊」,十二名少年和年輕教練在山洞被困十多天,在等待救援期間,因為教練曾到佛寺出家,於是就教導孩子打坐和各種求生技能,不要因驚慌害怕而方寸大亂。結果孩子被救出後,在醫院觀察一個星期,全部人都能安然渡過。
在困在黑暗山洞里,救援行動困難。教練和孩子可以做的,就是耐心等待,不虛耗無謂的精神和能量。如果他們內訌、互相指責,在恐慌之中亂成一團,甚或鹵莽鋌而走險,在黑暗缺氧的環境下涉水求生,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在人的一生,往往有些時候有被卡在夾縫中的感覺,好像甚麼事都很被動,做甚麼都動彈不得,而可以做的就是等待。以前年輕時,聽到要有忍耐的心,就感到很無奈和做人不夠積極。現在年紀大了,就明白忍耐的重要性: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等待過程中,平日的修為就一一揭露:金錢的儲備和運用、心理彈性和質素、生活中良好的習慣等,就成為關鍵。
學生在不能進行實體課時,能否誘發自我調節學習(self regulated learning )?因為自發性的學習始終最為有效。學生會否為自己訂立一些目標,不論長期或短期?至於成人,在待業期間,會否修讀一些課程,學習新技能,為自己增值?甚至嘗試轉換工作模式,與時並進去適應環境?所以,年輕人現今最重要是人格、價值觀的培養,還有就是建立好習慣。電郵:[email protected]
苗延琼
作者為私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育有兩子。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6月23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https://bit.ly/39AQC3m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