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教育,進入回歸第二個25年

2022-06-21 12:29

內地與香港,血濃於水,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年,中央政府乃至各省市,都相當關注這國際城市,往後的全方位發展。華南師範大學主辦「慶祝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學術活動」,筆者有幸應約作網上視頻發言。

教育是甚麼?功能怎樣?誰才是最受惠的對象?如何承先啟後,又怎樣薪火相傳?牽引的力量有多大?……一大堆的問題,永遠難一錘定音,但世界任何文明社會,都有強烈共識,教育必須重視,這是人類希望所在。教育在永續的發展過程中,發酵的過程是意想不到,教學的互動產生的結果,可讓整個社會大步向前,欣悅非常。

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大力推行,教育全面重視,四十多年,上天下地入海的科研人才輩出,十分明顯。香港教育底子也強,但在回歸後,確實整個香港教育界,以至社會各界部分掌握教育籲匙的,不但未有正視一國在前、兩制在後此一生命共同體,要守好憲法及《基本法》的重要原則,更是大逆向而行,造成二○一九年的社會大動亂,讓熱愛守法的香港人,不寒而慄。

筆者引用畢業於香港聖保羅書院、留學美國耶魯大學的中國平民教育家晏陽初的說話:「世界最基本的要素是甚麼?是黃金還是鋼鐵?都不是,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民,在談及一個更好的世界時,我們的確是需要質素更好的人民。」

當今世界黃金數算美國最多,軍事鋼鐵亦然,看今天的美國,撩是鬥非,早成動輒制裁世界的王國,但看其國內確實貧富懸殊得很,學童死於縱槍政策之下的,不知凡幾,教育成功嗎?人民整體質素是往上提升,抑或往下沉淪。返回香港,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成為大灣區八大中心,事實上,八大中心殷切需要金融、科研、法律與人文學科的人才。特區政府進入第二個二十五年的開始,期望社會各界,把握最關鍵的——重視並做好全方位的教育。


何漢權
作者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長期關注學生全人成長及教學專業發展課題。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6月21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教育現場|三年生命教育大課

教育現場|南部金融 北部科創

教育現場|槍與學童生命

教育現場|醫學與科學這樣說

教育現場|安得廣廈千萬間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https://bit.ly/39AQC3m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