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營工程大減四成 建造業促急凍外勞

建造業正步入寒冬期,接連出現多宗地盤欠薪及有建築商清盤個案,引發業界關注當局應否檢視行業的輸入外勞政策。有業內人士指,今年上半年私營工程量較去年同期減少4成,釘板、紮鐵工首當其衝,部分工種更「嗌唔起價」,本地工人要減薪一、兩成來求職,冀當局凍結輸入外勞。發展局回覆《星島》查詢時表示,已審慎將建造業外勞配額定在1.2萬個,較建造業議會估算的空缺更低,但承諾會留意業界最新人力需求,並與由業界及勞工界組成的諮詢委員會保持密切溝通。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季度就業調查,今年5月至7月建造業失業率為4.3%,較去年同期的4.1%升0.2個百分點,亦高於整體失業率的3.1%,工程量減少的影響浮現,本地工人出現就

2024-09-02 00:00:00

餐飲業續低迷 籲先保障本地工人就業

除建造業外,本地餐飲業亦面臨挑戰。因近年港人北上消費成風,本地餐飲業巿道持續低迷,不少連鎖集團亦「縮舖」,業界有聲音呼籲政府暫停輸入餐飲業外勞,以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勞工處回應指,會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實行的2年期屆滿前,適時檢討計劃的涵蓋範圍及運作。勞工處:會適時檢討運作  「補充勞工計劃」規定,包括侍應生、初級廚師在內的26個職位一般不得輸入勞工,但為紓緩零售及餐飲服務等行業人手不足的情況,勞工處於去年9月起推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暫停執行該項規定,為期2年。勞工處指,截至今年7月31日獲批輸入的侍應生有3430人,初級廚師有1691人及食品加工工人613人。  飲食業職工總會副主席

2024-09-02 00:00:00

政策非「一刀切」 航空業呻用盡配額「仍唔夠人」

調整輸入外勞政策,未必可以「一刀切」。行業輸入勞工計劃除建造業外,還包括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的公共小巴/客車行業以及航空業。有交通運輸業界人士指,本港司機老化情況嚴重,跨境直通巴士尤為缺人。香港機場亦面臨勞動力不足,外勞可說是「供不應求」,有立法會議員表示,理解建造業因巿場因素導致工程量減少,令本地工人就業存在困難,但航空業即使用盡外勞配額「仍然唔夠人」,建議政府審視各輸入外勞計劃的重點,適度調節輸入量。直通巴司機老化情況嚴重  深港榮利直通巴聯席總經理張劍平表示,本地司機老化情況嚴重,單是旗下司機的年齡中位數已達55歲,惟因應跨境直通巴士司機需持內地A1牌照,而該牌照限定司機年齡不可超過6

2024-09-02 00:00:00

教大「大思政課」概念 引入愛國主義教育

踏入新學年,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亦上任一年。本港目前大力推展愛國主義教育,李子建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教大會參考內地的「思政課」概念,轉變為「大思政課」的形式,將相關內容由本學年起逐漸加入大學通識課程,包括透過舉辦講座、考察等方式,裝備學生面對社會對愛國主義教育的要求。對於今年本港有兩間大學獲選為「國優計劃」的試點,他透露,教大未獲邀加入,但「若有電話打來邀請,我們會積極考慮。」扎根教大多年的李子建,原是學術及首席副校長,由去年9月起出任教大校長。他向本報表示,過去一年他忙於與外地大學商討合作,亦忙於增聘教職員,「我們是要增加人手,不是因為流失而聘請,從而提高教師和研究人員的實力」。今年教大慶祝

2024-09-02 00:00:00

7月發現內地男假學歷報碩士被捕提堂

有本港院校早前發現有內地碩士生懷疑以假學歷入學,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教大在7月亦發現1宗懷疑以假學歷報讀自資碩士課程的個案,並已報警處理。警方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在7月底接獲院校報案,並在上月拘捕一名23歲內地男子,被控「行使虛假文書」,案件已在上月提堂,押後至本月底再訊。對假學歷「零容忍」  近期社會關注有碩士生懷疑以假學歷報讀入學的情況,被問及教大有否發現同類個案時,李子建透露,大學於7月發現一宗使用虛假學歷報讀自資碩士課程的個案,已即時報警處理。他強調大學對假學歷「零容忍」,處理申請時會徹底檢查不一致的資料,「我們很久之前已察覺到這個問題,我們有全面的檢證程序,收到

2024-09-02 00:00:00

蔡若蓮:未來5年料3至4間中學及小學停辦

今日是開學日,全港中小學正式開學,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於電台訪問時表示,隨着本港學齡人口結構性下降,在未來5年,預計將分別有3至4間中學及小學停辦。蔡若蓮表示,教育局不會主動「殺校」,亦不希望學校因學生不足而要「搶學生」。有校長認為,隨着內地新來港學生插班申請較去年急增,對紓緩「縮班殺校」的情況有一定幫助。  按教育局早前提交予立法會的數字,由今年至2029年,本港6歲及12歲學齡人口的年中推算數字持續下跌。適齡入讀中一的12歲學童,將由今年約6.8萬人,跌至2029年的5.4萬人;適齡入讀小一的6歲學童,將由今年約5萬人,跌至2029年的約3.2萬人。蔡若蓮昨日於電台節目訪問時表示,學齡

2024-09-02 00:00:00

啟德體育園 明年首季盛大開幕

  啟德體育園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未來將成為本港文化體育盛事重點場館。行政長官李家超昨在社交媒體發布最新視察影片,披露上周二聯同多名司局長及副司長親身檢視工程進度,並透露將在明年第一季舉辦一場盛大的開幕活動,期待屆時會有更多香港本地體藝明星站上主場館「世界級的舞台上」,並在推動體育發展的同時,帶動演出、旅遊等產業發展,以創造強大的經濟效益。他續指,有聽取業界對園區建設和推廣體育工作意見,認為在撰寫新年度《施政報告》時會有更多角度的考慮和分析。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社交媒體指,繼啟德體育園跨部門工作小組在上月20日向他報告園區工程進度後,上周二再率領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文化體育及旅遊

2024-09-02 00:00:00

禁餵野鴿首日執法 漁署發1告票

非法餵飼野鴿會有刑責。《2024年野生動物保護(修訂)條例》昨起生效滿1個月,執法人員預告不會再作口頭警告,一旦發現有人涉干犯條例,會即時執法。  漁農自然護理署昨回覆《星島》指,截至昨午6時,共發出1張定額罰款通知書。不過在「鴿患黑點」之一中環街市附近,昨仍有不少遊客駐足與野鴿「打卡」,有人指不知道本港已有新法例生效。  根據最新法例,任何人若非法餵飼野生動物或野鴿,即可遭定額罰款5000元,最高刑罰亦提升至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違者需付定額罰款5000元  記者昨於中環一帶觀察,其中連接中環街市、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及行人系統的行人天橋上,已在當眼處張貼多張通告及橫額,提醒巿民切勿餵鴿

2024-09-02 00:00:00

醫管局9.10起 增設社區取藥服務

市民對公立醫院服務的需求甚高,病人或需花費很長時間排隊才能領取藥物。有見及此,醫院管理局去年推出藥物送遞服務,可將病人的藥物送至指定地點,至今已有2.1萬人次使用,反應良好。為提供更多選擇給病人,醫管局將於本月10日起增設社區取藥服務,病人同樣只需支付65元運輸物流費用,即可在逾100個社區服務點取藥。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表示,醫管局於去年3月推出藥物送遞服務,病人診症後可選擇將藥物送遞到指定地址,節省等待取藥時間。服務現已擴展至所有醫管局轄下醫院和診所的專科門診、普通科門診、出院及急症室病人,至今已為2.1萬個病人送藥到戶。他指,此服務的使用人數呈上升趨勢,主要用家為專科門診到診病人,因

2024-09-02 00:00:00

樂施會照顧戶外工作者 倡設地區為本暑熱指數

《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實行逾一年,惟暑熱指數僅參考京士柏和上水雙魚河氣象站數據,有團體認為未能全面反映各區的暑熱情況。樂施會於今夏分別在3區收集熱壓力數據,發現部分日子足以發出黑色工作暑熱警告,但暑熱指數卻只達發出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的程度。該會建議政府設立以地區為本的暑熱指數,以及個人化防暑警報系統,為戶外工作勞動者提供更準確預警。  勞工處回應指出,香港暑熱指數的計算程式,是天文台與本地大學合作,利用京士柏的氣象數據以及本港整體入院數字研究得出,能反映酷熱天氣對市民構成的健康風險。若同時有多個分區暑熱警告,除要在各區設立大量監測站外,亦會令持份者在接收訊息時感到混亂。勞工處:現有指數已反映

2024-09-02 00:00:00

屠龍案裁決 林志偉憂年輕人錯覺不用受刑責

屠龍小隊及吳智鴻團夥等人涉串謀在2019年12月8日遊行中設置炸彈案,經歷81天審訊後,陪審團早前裁定7名不認罪被告中,6人罪名不成立。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昨表態,稱尊重法庭裁決,惟自身及不少警察均對「屠龍小隊案」中大部分不認罪被告可脫罪「感到愕然」,擔心會使香港大部分巿民,尤其是年輕人產生錯覺,誤判「這樣也未必會受到一些刑事責任。」 「屠龍小隊案」早前在高等法院審訊,7名不認罪被告中,陪審團裁定僅第5被告賴振邦被控的交替控罪「串謀爆炸」罪成。林志偉昨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指,案件中已有7人認罪,認為「某程度上已確立了一些現實」,過程中也有大量證據涉及炸藥 、槍械等,且有一些污點證人出面指

2024-09-02 00:00:00

涉發布虛假遺言案 女獲保釋男續扣留

59歲城市大學建築及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李衍樺,上月25日在港鐵九龍塘站墮軌死亡,其後網上瘋傳一份遺言。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上周五拘捕1名41歲男子及1名28歲女子,其中被捕女子涉嫌就最近一宗自殺事件發布虛假的「死者遺言」,被捕男子則涉嫌持續在多個地點放置所謂「悼念燈箱」,內容均涉及煽動他人引起對中央及特區政府的憎恨。警方昨日表示,被捕女子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10月下旬向警方報到;被捕男子則仍被扣留調查。  警方初步調查顯示,兩名被捕人互不相識。女被捕人相信她在得悉城大教授自殺案後,在連登討論區及社交平台發布虛假遺書截圖;男被捕人報稱做散工,因較早前在網上看到有關虛假遺書,於是自發駕駛電單車,到城

2024-09-02 00:00:00

警方夥利民會 全力「幫到底」

警務人員在執法時經常會與市民接觸,市民或會因不太了解警務工作程序,產生不滿而作出投訴。近日香港警務處轄下的投訴警察課透過與社福機構利民會的雙方協作,幫助了一位經常作出投訴的市民,消除他的不滿,同時更進一步從根源上協助他解決於生活上所遇到的難題。雙方對協作成果感到鼓舞,期望未來繼續合作,以服務更多市民。警方近年積極推行社區警政,除了執行日常工作,亦不時與其他社會服務機構合作,以提升警隊的服務質素。投訴警察課人員在處理一宗性質輕微投訴的期間,其專業、認真、細心、關懷的態度得到事主的認同和信任,並主動向人員透露更多日常生活中遇上的問題與困難。投訴警察課積極為其尋覓解決辦法,與社福機構利民會達成雙

2024-09-02 00:00:00

4日兩度燒爆馬桶 警守株待兔拘商場縱火狂徒

秀茂坪出現縱火狂徒,秀茂坪商場男廁4日內發生2宗縱火案,位於2樓男廁,上周四發現其中一廁格遭人縱火,馬桶被燒至爆裂,警方翻查「天眼」片段蒐證,終鎖定一名可疑男子,連日來加派人員巡邏守株待免,至昨晨發現可疑男子進入商場廁所再次放火,警員立即上前制止,將涉嫌縱火男子制服拘捕,在其身上搜出打火機,警方正調查其犯案動機。身上搜出打火機  被捕男子姓曾(63歲),居於秀茂坪邨一單位,他涉嫌「縱火」被帶署扣查,上周四中午,秀茂坪商場2樓男廁其中一廁格突然失火,冒出大量濃煙,消防員接報到場,迅速將火警救熄,證實無人受傷,惟廁格內馬桶已被燒至爆裂,消防經調查後,認為火警有可疑,交由警方列作「縱火」跟進處理

2024-09-02 00:00:00

90後男生情迷唐樓背後故事

香港發展步伐急速,拆樓重建與保育活化互相角力,未來數年將啟動多項市區重建計劃,社交媒體專頁「尋蹤覓蹟」創辦人陳國豪,擔憂連串大計下不少唐樓難逃清拆厄運。唐樓是尋常百姓家,不顯眼,備受忽略,過去雖有和昌大押獲保育,但他指活化後,昔日情懷蕩然無存,普羅市民只能遠觀,殊感可惜。這位「90後」男生,情迷唐樓背後的人文故事,大膽建議當局保留具代表性的唐樓建築群,配合深度遊,展現這些被遺忘的香港發展活見證,但先要訂立保育藍圖,並修訂唐樓評級標準,盼在發展與保育古蹟取得平衡。陳國豪於大學時代修讀「文化遺產管理學」,2018年元旦,他與3名同學創立「尋蹤覓蹟」專頁,他笑言當初只是幾個「香港仔」的尋根故事,

2024-09-02 00:00:00

「萬四長園」 見證父女情深

唐樓、古宅雖是冷冰冰的石屎建築,但有人住下,背後就有故事。多年訪尋中,陳國豪指大埔廣福道的西式別墅「萬四長園」,便藏着一個豪門望族的父女故事,感人至深。  這座麻石磚建成的大宅屹立多年,圓形露台更是獨有標記,多年前附近的大樹鷺鳥林更曾引起關注。陳曾接觸大宅屋主的親屬,得悉建屋者是早年大埔望族鄧若璠,50年代因其女兒決定獨身不婚,鄧老建此大宅讓女兒居住,又於酒樓廣宴親朋公布此事。為保障女兒日後生活,亦連同附近兩幢樓宇一併送贈,給女兒收租作日常開銷。陳稱,女屋主一直居於大宅,至多年前才高壽離世,但建屋一事,卻充分顯示鄧老思想開明,以及對女兒的關愛。  他稱,每幢古宅、唐樓背後總有故事,隨着清拆

2024-09-02 00:00:00

自發記錄香港 出書心血結晶贈父母

現年30歲的陳國豪是家中幼子,過去7年他一直從事兼職攝影師的工作維生,同時「全職」營運「尋蹤覓蹟」的網頁及社交媒體專頁。他坦言感謝父母包容,讓他全情投入,記錄香港。雙親給予很大自由度  陳國豪與父母同住,他坦言大學畢業後,沒正式上班。於營運「尋蹤覓蹟」上,他除外出採訪,多數留在家中搜集資料、做紀錄及出帖文,日間則從事兼職攝影師工作。他最喜歡凌晨時份工作,「精神最集中」,有助寫書及找資料。因起居作息異於上班族,他指父母不太理解其工作性質,但慶幸他們沒太多過問,讓他獲得很大自由度,只是若攝影工作在早上,便需通宵工作10多小時,頗為辛苦。  近年,他出版3本實體書,每次他都會把書本送給父母,並詳

2024-09-02 00:00:00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