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敦道戰前洋樓 窗簷鬆脫急移除

2025-01-07 00:00

彌敦道戰前洋樓有石製窗簷鬆脫,屋宇署安排承建商拆除。
彌敦道戰前洋樓有石製窗簷鬆脫,屋宇署安排承建商拆除。

屹立尖沙咀逾90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彌敦道190號洋樓,日前有石製窗簷鬆脫,屋宇署人員接獲警方通知到場,經評估後認為窗簷將危及下方途人,遂安排承建商拆除。據悉,該大樓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抗日歷史,有民間團體曾要求將其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屋宇署昨日表示,本月2日晚上接獲警方通知,指彌敦道一座大廈外牆有伸出物件鬆脫,或危及公眾。屋宇署人員隨即到場,發現洋樓二樓外牆有伸出物鬆脫。據悉,該大廈為彌敦道190號洋樓,鬆脫伸出物為外牆石製窗簷。
僅存戰前長廊式轉角樓宇

經風險評估後,屋宇署人員認為對公眾構成即時危險,需盡快移除,惟因管理公司未能即時移除,署方遂安排政府承建商緊急到場,期間工人乘搭吊臂起重機靠近二樓外牆,迅速將鬆脫窗簷安全移除。

坐落於柯士甸道與彌敦道交界、私人擁有的彌敦道190號洋樓,為四層高騎樓式建築,1932至1933年間建成,總樓面面積約6500方呎,是香港3幢僅存的戰前長廊式轉角樓宇之一。

該洋樓原業主為美國華僑陳有仁及其妻劉松娣,他們於1932年來港斥資3萬港元購地建屋,之後開設永青餐室,是香港早期的平民西式餐廳,吸引不少英美水兵光顧。
早期西式餐廳 水兵聚腳點

日佔時期,日軍為嚴控香港的糧食消耗,只允許少數地方「依法」儲存食物,永青餐室因被日軍佔用作民政官員的飯堂,因此該洋樓儲物室逃過被充公厄運,陳氏夫婦基於不少港人三餐不繼,遂向日軍申報其「家人」,以便將糧食接濟大眾,據知申報名單有近千人。

劉松娣的兒子陳耀南及陳耀芳則參與抗日,在洋樓天台觀察日軍船隻活動,向英軍提供情報,並以居所作為基地協助製造無線電發報器。1945年7月日本投降前夕,有漢奸告發陳家在洋樓打電報,日軍將陳家捉到對面大本營,陳氏兄弟被折磨致死,其餘家人亦一度遭日軍囚禁。

有民間團體於2022年要求將該洋樓升格為一級歷史建築,但因洋樓曾進行大幅度翻新,古物諮詢委員會最終於前年6月確定為二級歷史建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