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墮假微信客服陷阱 損450萬元
2024-08-19 00:00假冒客服騙案於今年初開始湧現,截至7月底已錄得逾2700宗個案,有關騙徒會假扮騰訊、微信等公司的客戶服務員,利用各種藉口誘騙市民交付「保證金」,當中有受害者誤信假冒微信客服,損失高達450萬元。警方高度關注相關騙案趨勢,正舉辦「防騙月」展開大規模宣傳,以提升市民的防騙意識。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警司李蔚詩在記者會表示,騙徒通過漁翁撒網的方式,以短訊、視頻和電話聯絡市民,聲稱市民訂購了一些產品或服務,並自稱是該公司的客服人員,可幫助市民處理扣費項目,當市民提出取消時,假客服會要求提供銀行資料並轉帳「保證金」才可取消。
李蔚詩指出,騙徒於年初較多假冒淘寶客服,近兩個月普遍轉為假冒騰訊、微信客服,亦有假冒中國移動客服,有關騙案受害人主要為18至29歲市民,其次為40至49歲,損失金額由大約260元至450萬元不等,其中單一損失金額最多的受害人為51歲本地男子,他收到自稱微信客服騙徒的電話,被要求提交「保證金」,聲稱用於取消百萬保障計劃,最終損失逾450萬元。
上月被騙數十萬元的A先生(化名)通過視像講述受騙經歷。他表示,當時接到自稱微信客服的來電,對方指他參加了保險計劃,若不在當天取消,相關年費將在其名下銀行帳戶自動扣除,他基於早前曾將銀行帳戶綁定WeChat Pay戶口,以為兩者有關連,故信以為真。
溝通表現正規提供憑證騙信任
警方指出,騙徒溝通之際表現正規,並向A先生提供保單的憑證和職員證,又以需要證明事主身份為由,要求將「保證金」轉帳至指定帳戶,更要求分享手機螢幕,以便指示轉帳流程,其後再指示開設虛擬銀行帳戶,訛稱保證金將會退還至該帳戶,事主不虞有詐轉帳數十萬元,他其後被要求向該虛擬銀行申請貸款,並存至指定戶口,當刻才覺得不合理,意識到是騙局,於是報警,警方迅速攔截了部分騙款,減少了受害人的損失。
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曾雅詩表示,本港於今年1至6月錄得19897宗詐騙案,較去年同期增加1154宗,約6成涉及網上騙案,當中多種騙案手法有所減少,但今年初開始出現的假冒客服騙案急增,1至6月錄得1605宗,損失金額超過3.7億元,至於7月份更錄得1111宗,單月損失接近2億元。換言之,1至7月共錄得2716宗個案,損失金額約5.7億元。
上半年錄481宗假冒官員騙案
另外,警方於今年首6個月錄得481宗假冒官員騙案,當中96宗受害人為內地學生,騙徒會自稱執法機構人員,以受害者被通緝等作為藉口,要求提交銀行戶口及轉帳以證清白。警方亦留意到,9至10月是內地來港學生墮入假冒官員騙案的高峰期,相信是基於他們剛來香港,未及時收到防騙資訊,從而成為騙徒的目標。
舉辦「防騙月」增市民防騙意識
有見及此,警方於8月中至9月底舉辦「防騙月」,重點宣傳防騙訊息,當中會針對內地來港學生及「港漂」進行宣傳,亦會推出新的防騙宣傳影片,並於本月16日至23日出動防騙宣傳車和雪糕車遊走各區,致力提升市民的防騙意識。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