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871宗破產呈請 創兩年新高

2024-06-22 00:00

本港上月破產呈請錄871宗,創逾2年以來新高。
本港上月破產呈請錄871宗,創逾2年以來新高。

本港近年破產數字呈現升勢,破產管理署數據顯示,上月破產呈請有871宗,創逾2年以來新高,上月強制清盤呈請亦達61宗,按年升85%。有學者接受《星島》訪問時認為,近期本港營商環境較差,零售業及餐飲業正處於調整期及陣痛期,故反映在破產宗數上;也有議員指,破產呈請上升,與樓市低迷令個人資產貶值有關。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在社交網頁發文表示,單月個人破產及公司清盤數字的升跌,實際上未能反映整體趨勢和經濟實況,香港的經濟表現,包括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失業率、出口、零售及旅遊業等方面,均顯示經濟正在穩步上揚。隨着多項利好因素的推動,政府對香港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並會持續透過結合「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破產管理署數據顯示,上月破產呈請共871宗,是2022年4月以來最高,按月增加逾17%,按年升近35%。法院發出接管令或破產令有624宗,按月減少逾27%,按年跌近9%。清盤方面,上月強制清盤呈請有61宗,按月跌近8%,按年則升近85%;法院發出的清盤令有43宗,按月升逾13%,按年跌近19%。今年首5個月計,破產呈請共3797宗,按年升逾25%。發出接管令或破產令有3460宗,按年升近11%。至於首5個月內強制清盤呈請有316宗,按年升逾39%,發出的清盤令則有184宗,按年升近28%。
議員指樓市低迷難套現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破產呈請數字雖上升,但佔比仍低,毋須過分擔心。而本港生產總值上升,證明經濟整體向好,但中小企營商環境較差,尤其餐飲業及零售業,與港人外遊及旅客消費模式轉變有關,顧客不足令門店減少,企業正進行的調整反映在結業及破產宗數上,認為現時正處於陣痛期,破產宗數上升情況或會維持一段時間,但屬正常現象。他又認為,「香港不可能鬥平」,中小企可改善營運模式,在不加價下提升服務質素,以及做好待客之道。

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黃俊碩表示,許多中小企的老闆在向銀行或金融機構貸款時需簽署「個人擔保」,但經濟復甦不如預期,當銀行發現其表現未如理想,便會收回貸款(call loan),故不得已申請破產。他又認為,破產宗數上升與樓市低迷也有關,因很多中小企老闆會將用物業抵押的錢拿來做生意,當營商環境差令收入不足,同時間樓價低位期亦無法將所持物業賣出,也有機會破產。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表示,破產宗數上升反映生意難做,又指本港內需佔本地生產總值近7成,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預計破產宗數上升的情況會維持一段時間,但政府會不斷推出刺激經濟舉措,故長期來看數字不會一直升高。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