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女商人遇電騙 損2.58億歷來最大

2024-06-22 00:00

警方多次進行執法行動,打擊詐騙集團。
警方多次進行執法行動,打擊詐騙集團。

詐騙案無日無之,雖然執法部門近年大力打擊及加強防騙宣傳,但仍有市民誤墮陷阱中招,更慘被騙走畢生積蓄,警方新界北總區刑事部聯同轄下四個警區,在過去半個月展開「馭浪」行動打擊詐騙及洗黑錢活動,共偵破179宗騙案,拘捕245人,年齡最細騙徒僅14歲,受害人合共損失金額高達5.4億元。其中一宗最大損失金額的受害人為一名70歲女商人,她在兩年間被騙走2.58億元,其中近半為積蓄,成為歷年涉及最高金額的假冒內地官員電話騙案。

新界北總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署理總督察盧震綱表示,被捕包括165男80女(14至74歲),大部分為收取騙款的傀儡戶口持有人,涉及179宗騙案,包括54宗電話、39宗投資及34宗網上求職騙案,共有637名受害人,涉款高達5.4億元。

其中一宗損失金額最大的為2.65億元,受害人為一名70歲從事海外品牌代理生意的女商人,家住屯門小欖一私人屋苑,在2022年4月受害人接獲騙徒來電,訛稱是內地執法機構人員,指受害人涉及一宗洗黑錢活動被內地通緝,騙徒更提供了一份偽造的內地搜查令,包含受害人的照片和個人資料,之後聲稱會將她逮捕並押解她回上海受審,甚至沒收其所有資產,受害人信以為真。
積蓄一鋪清袋  借貸供「調查」

稍後,兩名男子到受害人住所,並將一部已安裝名為「安全防護」應用程式的手機交給受害人,更要求受害人購買一部新手機,以報告她的行蹤,並需獨自租住一酒店房間,除了受害人本身的兩個銀行帳戶外,騙徒還指示受害人開設6個銀行帳戶,其後,受害人透過「安全防護」手機應用程式,提供其銀行資料詳情及帳戶密碼,聲稱協助執法機關審查其資金來源,待審查結束後,如結果證實事主為清白,所有資金將會歸還。

在前年至去年間,騙徒將受害人所有資金轉移到多個透過網絡銀行開設的傀儡帳戶,直至今年1月,受害人資金耗盡,騙徒通知審查完結,相約受害人在香港一間銀行外聲稱歸還所有財產,惟騙徒最後沒有出現,受害人才驚覺受騙報警。
騙黨螞蟻搬家  分380次轉走款項

據了解,事主已婚及育有子女,當中約一億多為積蓄,其餘從朋友及財務公司貸款。警方調查發現騙徒分380多次,每次不顯眼地將數十萬元轉至44個不同的傀儡戶口,令受害人不易察覺,直至將2.65億元全數轉走,成為歷年涉及最高金額的假冒內地官員電話騙案,警方就案件先後拘捕10人,其中3名女子在2月落網,她們全部有案底,兩人為菲籍女子,警方其後作出跟進,成功阻截回部分騙款。

盧提醒市民提防假冒官員騙案外,不要以為將錢放入自己開設的戶口就安全,若一旦洩漏戶口資料及密碼予騙徒,一樣會被轉走所有金錢。今次受害人損失金錢不止畢生積蓄,甚至是退休生活費,金錢是從朋友借來或借財務公司,除蒙受損失還欠下一堆債務,影響日後生活。

翻查資料,2021年3月,一名居於山頂獨立屋的90歲婆婆,墮入假冒內地官員電話騙案,稱婆婆的身份疑遭他人盜用並涉及嚴重案件,需進行調查,又要求婆婆需轉帳至指定戶口。由於騙徒可說出對方更多個人資料,更到達受害人住址,提供一電話作聯絡用途,令婆婆未有懷疑騙徒的身份,在5個月內被騙去約2.5億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