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店經理「套料」 扮招聘詐騙保證金

2024-06-22 00:00

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高級項目經理王嘉慧(左),建議求職者需時刻提高警覺。
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高級項目經理王嘉慧(左),建議求職者需時刻提高警覺。

暑假將至,警方預料求職騙案會有上升,黃大仙警區主動出擊,於過去3星期展開「破標」行動打擊騙案,瓦解12個行騙集團,共偵破73宗騙案,其中16宗是網上求職騙案,於全港拘捕114人,涉款達7354萬元。警方發現其中一個求職騙案集團,冒充知名品牌的員工刊登招聘廣告,騙取求職者的保證金或行政費等,實則並無所述工作。

警方瓦解12個行騙集團,除了求職騙案,另有網上購物騙案、電話騙案及投資騙案等,黃大仙警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督察吳澤鉅表示,今年3至5月期間,有市民報案指有騙徒在社交媒體刊登招聘廣告,訛稱本地知名並有不少分店的集團包括餐飲店、烘焙店、卡拉OK等經理,為招聘廣告更有真確性,騙徒更在招聘廣告上提供店舖負責人的姓名及電話,以作聯絡之用。
3周破73案  涉款逾7300萬

當受害人聯絡騙徒後,會以不同理由如要求他們繳付保證金,又或行政費等,金額由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當受害人付款後,騙徒便會失聯。受害人更發現所謂工作並不存在。

警方調查鎖定該個本地詐騙集團,成員利用俗稱cold call手法,打電話到知名連鎖集團的分店,藉口假扮其他分店的經理,以騙取目標分店員工的資料,其後將真實的姓名及職銜投放其招聘廣告上;從而令不少求職心切的求職者,信以為真,墮入求職陷阱。
列真實職銜姓名誘墮陷阱

整個行動警方共拘捕82男32女(19至74歲),涉及騙款高達7354萬元。被捕人報稱職業為司機、侍應、家庭主婦甚至有學生;而受害人則有163人(63男100女),年齡由15至78歲,不少是學生、工程師或不同界別專業人士,損失金額由1000元至2070萬元不等。

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高級項目經理王嘉慧建議求職者需時刻提高警覺,如須支付前期費用,如見工時避免提供過多的個人資料或銀行資料,並要清楚合約條款,有任何疑問,應諮詢家長、老師等意見。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