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顧問促提高公眾對虛擬資產認知 加強風險意識

2024-06-01 00:00

警政顧問在第5次會議中討論Web 3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警政顧問在第5次會議中討論Web 3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警務處於2022年12月成立「科技罪案警政顧問小組」(「小組」),雲集12位來自科技界的專家及領袖分享資訊科技的最新發展情況,以助警方及早洞悉瞬息萬變的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挑戰和潛在威脅。小組於今年3月舉行了第5次會議,專題探討第三代互聯網(「Web 3」)技術發展趨勢等,以及相關的風險。小組認為,香港近年積極推動Web 3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不但包括為人熟悉的虛擬資產市場,更包括電子遊戲、金融投資、藝術文化、甚至歷史保育。然而,與虛擬貨幣相關騙案數字持續上升,本港必須適時設立適切及有效的監管制度,主動辨識及排除風險,以減少不法分子利用區塊鏈技術犯案或利用虛擬資產市場洗黑錢的機會,同時讓企業能夠合規合法地持續發展。
虛擬資產相關騙案分兩類

根據警方數據顯示,本港涉及虛擬資產的罪案數字由2022年的2336宗,大幅上升至2023年逾3415宗,涉及金額高達43億港元,當中逾九成為詐騙案件。據小組成員分析,虛擬資產相關騙案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騙徒會以各種理由誘騙受害人將具有匿名化特性的加密貨幣轉帳到騙徒的虛擬錢包。由於加密貨幣不依賴中央銀行或政府發行或管理,用戶在設立私人加密貨幣地址(「private wallet)時毋須提交個人資料,因此警方難以追查用戶的身份。加上海外平台亦受本港制度監管,故此大大增加了警方追查及攔截款項的難度。

另一類是騙徒單純以投資虛擬資產作為幌子欺騙受害人,由於虛擬資產是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投資產品之一,受害人容易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被騙徒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即使政府已經在不同媒介上提醒市民在交易或匯款前要保持審慎,警方亦推出「防騙視伏器」及「防騙視伏APP」協助公眾辨識詐騙及網絡陷阱,但仍然難以杜絕虛擬資產相關騙案。小組認為,除了要加強教育市民對虛擬資產的認知,更重要的是確保虛擬資產平台得到適當監管,打擊不法分子利用加密貨幣詐騙或洗黑錢。
確保虛擬資產平台獲適當監管

然而,小組認為推動Web 3發展的其中一個重大挑戰,是「區塊鏈」、「加密貨幣」等的相關概念被「標籤化」、「污名化」,誤解黑灰產業鏈共生。事實上,由於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徵,使其成為不法分子洗黑錢的工具或在暗網上作非法交易的支付方式。同時,過去多宗大型虛擬資產崩盤、交易平台發生營運中斷、倒閉、遭黑客入侵及詐騙案件,及網上騙徒不時利用Web 3作幌子欺騙巿民作出虛假投資,均嚴重打擊公眾對Web 3的信心。例如在2022年11月,全球最大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之一的FTX出現資不抵債、挪用資產的情況,最終倒閉,總損失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曝露了虛擬資產平台在資金存管、帳戶管理、風險控制、財政儲備等各方面的缺失。在FTX騙案當中,除了大量個人投資者外,更不乏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及基金。在港亦有類似的JPEX騙案,牽涉超過2600受害人,騙款逾16億港元。

故此小組認為,當務之急除了提高公眾對虛擬資產的認知水平、加強風險意識,亦需要不斷優化虛擬資產市場的監管制度,令一般市民和企業重拾對Web 3相關概念的信心。
為港Web 3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石

小組寄望,政府會繼續研究如何完善立法規範及管理虛擬資產以外與Web 3相關的應用,為其發展提供堅實的法律基礎,以及為香港Web 3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石。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