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港升學機會增 學生毋須捨近圖遠

2024-05-06 00:00

中學文憑試(DSE)最後一科考試前天完成,各考生在靜待7月放榜之餘,相信也開始為籌謀未來升學而煩惱。據教育局早前公布的最新中六畢業生升學調查顯示,去年有9.4%出外留學,比率持續回落,反映中六生負笈海外趨勢緩和,而留港升學的學生比例正在回升。這與移民潮漸退不無關係,留港升學機會大增,令到學生毋須捨近圖遠。
移民潮漸退卻  港升學率創新低

教育局自2012年起,每年統計中六畢業生升學資料,最新公布的調查中有兩組數字值得關注。第一組數字是去年逾4萬受訪中六生,有3,609人(9.4%)選擇離港升學,比率不但連續三年下跌,也比2020年高峰時6,009人(14.5%)大幅下滑,更創下自有紀錄以來新低,反映前幾年湧現大批畢業生離港升學的高峰已過,現時更有進一步回落趨勢。第二組數字是中六生去年到嚮往目的地升學的人數均呈下跌趨勢,當中以赴台人數跌幅最大,多達45%,而選擇赴美深造人數最少,僅87人。

2020年出現大批中六生離港升學,與2019年黑暴事件後湧現的移民潮有關,疊加當時西方多國放寬移民門檻,不少有意讓子女到海外升學或打算移民的家長,趁機舉家移民,令到一些中六生及初中生也提早負笈海外,不但推高2020年離港升學人數,還令隨後兩年相關數字有所回落。

隨着香港疫後回復正常,移民潮漸退,家長是否讓中六畢業的子女到海外升學,主要有幾方面考量。首先是財政問題,到海外升學所涉及的學費、住宿及生活費不菲,英國和澳洲每年至少要60萬元,美國動輒要80萬元,而且需準備好足夠4年費用的儲蓄,並非一般人可負擔得起;若家長讓子女在中三提前去外地讀書,相關開支更不止此數。然而,香港疫後經濟疲弱,不少人的收入大不如前,家長經過一番盤算,認為留港升學會更划算。

另一考量是本地升學競爭減輕,箇中原因是過去幾年有一批學生舉家移民,令每年應考DSE人數減少,可是大專學額依然維持不變,使考入大學的機會增加。以去年為例,4.87萬名考生中有逾1.7萬人考獲入讀8大的最低門檻,以1.3萬個聯招資助學額計算,即每1.3人爭一個學位。

此外,8大近年設有不同「彈性收生」機制,讓DSE必修科不達標但選修科成績出眾的學生,也可獲取錄,也大大增加了中六生在港升學的機會。
本地大學質素佳  留港讀更划算

以往不少學生未能在DSE取得足夠分數報讀本地大學心儀學科,如醫科、物理治療、放射治療和護理系等,惟有選擇遠赴外地升學。然而,隨着一些自資院校近年開設護理系、物理治療和醫療影像學學系,為考生提供多一個選擇。雖然自資院校的學費比8大貴,但仍比海外大學便宜了一大截,而且還可節省了住宿費,家長自然願意讓子女留港升學。

即使考生在本地大學未能入讀心儀「神科」,越來越多家長鼓勵子女選修其他學科,因本港有5間大學近年躋身世界大學排名百強之列,學術及國際地位備受承認,與其到外國讀三、四線大學文理科或工商系,倒不如留在本地升學,起碼將來取得的學士學位名頭響亮些,而且質量也有保證。

至於越來越少中六生赴美升學,相信與中美博弈有關。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取得高新科技知識和技術,限制中國留學生修讀科學和技術領域科目,並對入境的中國留學生諸多留難,而美國政府已視香港為中國其他城市,相信相關限制亦適用於香港學生,令本港家長讓子女赴美讀書有所保留。

既然留港升學變得容易,選擇又多,中六生可以不假外求,相信離港升學率持續下跌將成趨勢。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