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費檢討成焦點 學者憂易犯眾怒
2024-02-20 00:00
不少公共服務收費長年未調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預告將檢視相關收費水平,包括「用者自付」下收入遠未收回成本的項目。當中自1995年起未調整的水費,檢討結果將出爐;俗稱「牛肉乾」的違例泊車罰款,去年為庫房進帳逾11億元,有立法會議員倡「加碼」充實庫房。另醫衞局正研究「可加可減」急症室收費,以減非緊急病人使用。但有學者提醒,涉廣泛巿民使用服務加費易「犯眾怒」,建議涉巿民為本服務,應按實際購買力變動,而非以通脹作指標,且宜分階段進行。
赤字持續,港府應否高度補貼公共服務值得思考。根據水務署歷年年報,全港住宅用戶長期有14%人僅付「0元」水費。翻查政府一般收入帳目,水費實際收入更持續下降,由2018/19年約27億元,降至21/22年的約22億元;即使連同排污費等,總收入由約44億元,跌至約32億元。但按新協定,預計未來3年每年買東江水平均支出已近53億元。水務署署長邱國鼎上月底透露正檢討水費,最快一兩個月有結果,強調會考慮經濟及巿民負擔能力等因素。
議員倡「牛肉乾」加價充實庫房
警方於今年1月發出近24萬張違泊告票,比去年1月的告票數量少9%,若以每張告票收320元計算,庫房單月進帳逾7600萬元。不過,有政府中人表示抄牌沒有KPI,亦非為增加庫房收入。
急症室收費研「可加可減」
「加價」令資源重新分配,或亦適用於公院。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早前透露正研究急症室收費「可加可減」。翻查醫管局22/23年報,急症室有174萬就診人次,按每次診症成本2430元計算,總成本約42.3億元;按照目前180元收費,即每年收回3.1億元,回本率7.4%;即使提升至貼近私家診所約300元水平,每年僅收回約5.2億元,回本率升至12.3%。但過去10年「次緊急」及「非緊急」個案佔整體55%至65%,若通過加價令非必需者減少一半,估計急症室診症成本可降低11.6億至13.7億元。
「水費垃圾費加埋就好多」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認為,雖然政府財政緊張,但不少巿民生活拮据,「像水費未必好貴,但未來要畀埋垃圾費,加埋就好多。」新民黨議員李梓敬認同不宜向小巿民開刀,「像牛肉乾、阻街罰款,原意是減少違法行為,若為了收益去做未必合適。」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急症室等若加價,縱收回成本有限,但「慳得一蚊多一蚊」,加至貼近私家診所收費亦屬合理。
他指,另此舉有助更準確估算未來醫療資源投放,「病人多自然要多啲醫護、多啲病床和藥物,從源頭入手可慳番不少資源。」
上調水費或加速餐飲結業潮
但他指,水資源是生存必需品,在西方也會大幅補貼,「從公共財政角度,若服務可令全港受惠、屬必需品,且考慮到社會穩定,是否必須加價?」同時增水費勢使服務業及工業營運成本大增,「洗碗、餐飲業用好多水,倉促加價或引發結業潮。」他建議可按基本運作開支,酌量調整公共服務收費,「其實選擇增加某些稅收,得罪小部分人,或比增加影響全民的項目收費合算。」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