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推兩空置校舍 邀辦國際學校

2023-12-29 00:00

教育局昨日就北角寶馬山及九龍塘又一村(圖)兩個空置校舍,邀請辦學團體表達申請意向作發展國際學校用途。
教育局昨日就北角寶馬山及九龍塘又一村(圖)兩個空置校舍,邀請辦學團體表達申請意向作發展國際學校用途。

教育局昨日就北角寶馬山及九龍塘又一村兩個空置校舍,邀請辦學團體表達申請意向作發展國際學校用途,預計合共可提供約1000個學額。這是政府推行「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後,首次作國際學校的校舍/用地分配。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質疑做法,指疫情與移民潮等因素,國際學校學額需求放緩,相信辦學團體取態較以往審慎,認為當局或高估學額需求。

位於北角寶馬山校園徑9號的校舍,是香港日本人學校初中部的舊校舍,教育局預計可提供至少340個學額;另一個校舍位於九龍塘玫瑰街4號,曾用作英基學校協會屬下九龍小學的校舍,料可提供不少於480個學額。教育局表示兩個校舍投入運作的時間,需視乎批地形式,最快可於2027/28學年運作。成功申請團體須分配最少70%的學額予非本地生。若現有國際學校獲分配校舍,收生比例要求將須應用於全校。
合共提供約1000學額

教育局表示,政府各項招攬人才措施反應良好,並預期會為本港注入大量人才,因此計劃透過校舍分配工作,新增約1000個學額,應付來港人才子女對教育需求的增長。

有興趣的團體應最遲在下月21日或之前向教育局提交回覆,教育局稱會視乎團體的回應,明年進行校舍分配工作;已表達意向並符合有關要求的團體,將會獲邀提交詳細的辦學計劃書。

不過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質疑做法,指疫情與移民潮,加上國際地緣政治經濟局勢影響,國際學校學額需求放緩,認為當局或高估學額需求。「教育局的顧問研究仍未完成,辦學團體對學額需求不太掌握,加上不少國際學校學額供過於求,非本地生比例逐年減少,加上國際地緣政經情況,外資派員來港意欲減少等,相信辦學團體取態較以往審慎。」

朱國強指根據教育局提交立法會財委會的數據,就讀國際學校的非本地生人數由18/19學年的30345人,減至22/23學年的26768人,5年跌幅已達12%。

此外,教育局正進行新一輪顧問研究,推算至2028/29學年的國際學校學位供應情況,研究結果尚待完成,如當局斷言學額需求殷切,似乎高估「搶人才」措施衍生的國際學校學額需求。
內地優才傾向揀官津直資校

「國際學校對大部分『高才通』家長來說,並非子女的升學首選。」朱國強根據教聯會早前調查,大部分內地來港優才家長,傾向入讀本地官津及直資學校,而高達63.2%受訪家長有意讓子女就讀本地文憑試課程,反觀IB則不足14%。

獲批校舍的辦學團體,可選擇租用空置校舍,或以批地形式拆卸重建,朱國強指若辦學團體選擇拆卸重建校舍,耗時更長,建成後的學額需求更難估計,建議辦學團體提交意向書前小心評估生源與財務等營運風險。

對於當局限制獲批校舍用地的國際學校須分配最少70%學額予非本地生,朱國強指上學年有4間學校未合乎規定,但當局除去信提醒,便無其他跟進,建議當局應訂立機制,例如違約超收本地生的情況持續,學校須按市值租金繳付違約費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