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雅婷豪言冀IG人氣超葉劉

2023-12-22 00:00

莊雅婷表示,希望未來透過區議員崗位貼近民生,成為青年與政府的溝通橋樑。
莊雅婷表示,希望未來透過區議員崗位貼近民生,成為青年與政府的溝通橋樑。

政府早前公布委任區議員名單,其中年僅23歲的民建聯「北大小花」莊雅婷最受關注。她接受《星島》訪問時表示,希望未來透過區議員崗位貼近民生,成為青年與政府的溝通橋樑。她說會善用社交媒體聆聽更多聲音,現時主要經營IG平台,笑言KPI(關鍵績效指標)是超越「政界第一」、坐擁2.2萬追蹤人數的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

放棄了英國學府取錄、前往北京大學修讀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光華管理學院「雙學位」,莊雅婷指身為土生土長香港人,希望利用大學4年認真了解祖國發展。修讀3年後希望「理論用於實踐」,故休學一年返港,參與社團地區服務時被民建聯北區支部主席姚銘發掘,恰逢2021年立法會選舉,她加入該黨議員劉國勳的助選團隊,後又擔任議助工作。
參與地區服務被民建聯發掘

她打趣稱,幼時只覺民建聯是「傳統、老土」的政黨,但後來在助選工作、青年活動中感受到該黨熱忱,與其個人理念相符,最終在返回北京繼續學業前加入民建聯。

作為建制派年輕新世代,外界不免關注其與主流年輕人的距離,尤其莊雅婷過去曾多次接受媒體訪問,又曾代表港澳青年上京獲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接見,帶有「精英主義」影子。

莊雅婷謙稱,不認為可代表香港絕大多數青年,亦相信沒有人做得到,因青年具備多樣性與複雜性,她能做的只有努力成為橋樑角色,將青年的不同意見蒐集後反映給政府,希望他們的意見能被納入政策考量範圍之中。「其實很多問題的根源都是溝通、訊息不對稱而來的,可能年輕人覺得自己不被聆聽或者覺得社會不公平。我深信只要增加溝通,很多問題也有解決方法。」

近年部分青年移民離港,影響香港競爭力,莊雅婷坦言「硬勸係勸唔返」 ,希望能在自己的參與下,建設一個更好的香港,讓離開的人看到,「他們覺得香港有希望,自然而然就會回來。」
母親對從政影響頗深

至於溝通方式,她不滿足於傳統「開地辦」,希望青年在線上線下都可以找到她,透露已有計劃經營社交平台,建立「較少內容輸出、多展現不同聲音」的個人特色。至於「KOL化」後的第一個「KPI」,她表示現時自己「主攻」IG,亦有計劃開設YouTube頻道,而目前主要政界人士中,IG「最高人氣」為擁有2.2萬追蹤人數的葉劉淑儀,笑說自己短期的目標是「超越葉太」。

身為資歷尚淺的「00後」卻能獲委任,輿論不免關注是否與家境有關。莊雅婷未有正面回應,僅強調無論家庭環境如何,都不會影響她服務社會的心。

她透露母親對她走上從政之路影響頗深,例如經常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求她參與不同基層工種兼職,又試過在路上見到拾荒者時會拿出500元幫他們「頂一頂」。「500蚊可以幫到幾多?想幫到所有人,需要幾多個500蚊?」這些問題也讓她意識到單純金錢援助是不夠的,參與政策倡議和制訂才能幫助更多人。而她更想成為區議員而非投考公務員,亦是因希望能腳踏實地與市民溝通,了解民生實際需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