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而今邁步從頭越——香港區議會選舉有感

2023-12-11 00:00

香港2023年區議會選舉圓滿結束。這是香港《基本法》實踐的勝利,是地區治理的勝利,也是港人治港的勝利。

香港18區的區議會成立於1982年。根據《基本法》97條,它屬於非政權性質的地區組織,接受特區政府的諮詢還有負責提供文化、康樂、環境生等事務。可惜,回歸以來,愛國者治港原則沒有得到完全貫徹,導致大量反中亂港分子進入區議會。這次改革把區議會重新定位為非政權諮詢組織,通過地區直選、三會間選和委任相結合,可以確保有能的愛國者進入區議會,是《基本法》落實的一個勝利。地區治理方面,反對派過去首先是把區議會政治化:大量把跟區議會功能無關的政治議題帶到議會,忽略對民生事務的關心;其次是把區議會暴力化,尤其在2019年以後,肢體衝撞、辱罵、阻撓開會等亂象頻生,辜負了市民的期望,浪費了納稅人給的薪酬,還把香港地區治理帶到懸崖邊上。

最後是讓區議會功能弱化:大量反對派議員辭職或者被剝奪資格,導致區議會人數大幅減少,影響有效運作,這是對市民和議會本身的極不尊重。這次區議會選舉撥亂反正,是地區治理的一大勝利。

此外,這也是港人治港的勝利!回首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那是香港民主史上的恥辱。當時正值黑暴事件的高峰,大量愛國愛港參選人和義工被辱罵、恐嚇甚至襲擊;參選人的辦事處被破壞甚至縱火、街站被騷擾;香港市民在嚴重暴力陰霾下投票,是香港四十年選舉歷史上所未有,這是修例風波的重大的難以磨滅的傷疤。暴徒毀壞交通燈可以修復,砸爛玻璃可以更換,但對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規定的選舉進行駭人聽聞的暴力破壞,卻肯定是香港選舉史上的一個污點。

事隔四年,我們看到候選人沒有謾罵和互相攻擊,競爭激烈而文明,投票過程非常有序。以我所在的灣仔區為例子,有五個候選人爭奪兩個議席,有大黨的代表,也有小黨和無黨派的,也有影視界的知名人物。四年前,我為了讓年邁的鄰居能在票站外坐一會不用排長隊和黑暴支持者互罵;今天,我看到了所有市民包括長者面帶笑容,為地區更好治理投下神聖的一票,為沒有暴力的選舉感到驕傲。

1984年6月,鄧小平先生說:「香港人可以治理好香港,我們相信香港人能治理好香港……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香港今天走完完善選舉制度的最後一里路,就是港人治港的勝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愛國者治港」來之不易,地區有效治理來之不易!這次選舉的候選人年輕化、專業化、多元化;我們希望新的制度能夠吸引更多正如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所說的管治能力強的愛國者參與,在特區政府不同機關和組織作出更大的貢獻。
何建宗
香港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
北京市政協委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