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漢豪:加強檢控不遵從驗樓令業主

2023-08-13 00:00

近日舊樓冧石屎或批盪事故頻生,政府日前在深水埗舉行講座介紹強制驗樓計劃。
近日舊樓冧石屎或批盪事故頻生,政府日前在深水埗舉行講座介紹強制驗樓計劃。

(星島日報報道)接連有舊樓發生冧石屎或批盪事故,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表示,現時有數千宗未遵辦強制驗樓個案,若到本年底業主仍未落實驗樓,當局將提出檢控。她承認以往政府對不遵從驗樓令的大廈業主過於「寬仁」,給予過長寬限期,檢控個案亦較少,並且未有判監的情況。她表明,政府有決心處理舊樓維修問題。 
強調政府進場 業主需付代價

現行法例下,業主若不遵從強制驗樓通知,最高可被判罰5萬元及監禁一年。甯漢豪指,過往檢控個案只是判罰數千至數萬元,未有判處監禁,但她認為加重罰則的幫助未必最大,當局會聚焦加快檢控。 

甯漢豪又指,當局目前識別出約1100幢遲遲未驗樓維修而需要屋宇署介入的樓宇,其中400多幢正在檢測,600多幢正在維修,一般需要5至6個月勘察,約7個月完成維修,工程可在1年半內完成。她指,業主有第一責任驗樓和維修,政府若在安全考慮下進場,業主仍然會有代價,包括會被追討有關工程費用和2成附加費,期間若有意外造成傷亡或店舖損失,業主仍須負責,因此不可能等待屋宇署進場維修。 

她提到,全港有3000多幢三無大廈,民政事務處會協助大廈成立法團以進行維修,長遠會加強執法、協助業主和教育公眾,重申如果業主不按要求驗樓和維修,或已違反《建築物條例》,一旦因樓宇失修而傷人,更可能要負上刑事和民事責任,即使業主有購買保險,都會「有排煩」。 

甯漢豪指,市建局無可能負責全港的重建工作,亦要藉私人市場的力量進行舊區重建,當局將降低強拍門檻,視乎樓齡,由以往8成業權降低至6成,並容許相連地段合計業權,最遲本年底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 

對於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早前指7年樓齡賠償機制令該局面對巨大資金壓力,甯漢豪表示,7年樓齡補償機制非市建局獨有,政府基於公共理由收購單位,亦是用相同的補償率,又指市建局近年均負責較大規模和裨益社會的項目,7年樓齡補償機制的確有助促成重建,並縮短收地時間,當局已提高借貸上限和提供土地,協助解決市建局的資金流問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