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上月出口挫12.4%遜預期

2023-07-14 00:00

內地6月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其中進出口亦「在劫難逃」。
內地6月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其中進出口亦「在劫難逃」。

(星島日報報道)內地6月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其中進出口亦「在劫難逃」,以美元計,不僅全綫遜於市場預期,出口降幅更是創下3年半最大。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以美元計,中國今年6月出口按年跌12.4%,低於市場預期跌9.5%,創2020年2月、即疫情剛剛開始以來最大跌幅;進口按年下降6.8%,低於預期下跌4%,實現貿易順差706.2億美元。上半年,進出口總值2.92萬億美元,跌4.7%。
以人民幣計價,6月進出口總值3.4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6%,其中出口減少8.3%;進口跌則2.6%。6月貿易順差4912.5億元;今年上半年貨物貿易出口總值11.46萬億元,增長3.7%;進口8.64萬億元,跌0.1%,貿易順差2.82萬億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稱,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按年增長2.1%至20.1萬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外貿進出口穩中提質,符合預期。
進口按年縮6.8%

呂大良表示,對下半年外貿感到既有壓力也有信心。目前,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仍處於高位,地緣政治衝突持續,短期外需回暖動力不足,中國外貿穩增長仍面臨較大壓力。但同時也要看到,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隨着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續發力,有信心、有基礎、有條件實現進出口促穩提質的目標。

方瀛研究與投資(香港)行政總裁陸文達認為,內地首季PMI在一個擴張的狀態,而進入第二季是一個萎縮狀態,導致出口方面受影響。他續說,出口數據疲弱主要受全球需求疲軟所導致,而非中國在全球出口比例下降導致。
美倘衰退 勢影響華出口

他認為,下半年外貿表現,需注意歐美經濟體的發展,若美國真的進入衰退,必將對中國出口有一定影響。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亦表示,全球需求低迷會對中國出口造成再一次的壓力,下半年出口有機會再次下降,惟外國需求最疲軟時期已經過去,相信未來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等綠色產品的出貨量增加,將會帶動出口恢復增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