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CPI上月跌0.2% 內需不振

2023-07-11 00:00

內地上月CPI及PPI表現遜預期,令人憂慮內地疫後復甦力度減弱。
內地上月CPI及PPI表現遜預期,令人憂慮內地疫後復甦力度減弱。

(星島日報報道)內地通縮風險再度升溫。內地上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及中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表現遜預期,令人憂慮內地疫後復甦力度減弱。國家統計局公布,6月份CPI按月跌0.2%,較預期按月持平差;按年變幅雖持平,但市場則預期會增加0.2%;另一個重要經濟指標PPI,上月跌幅按年擴大0.8個百分點,至5.4%,連跌9個月,不僅差過預期的跌5%,更創2015年12月以來新低。有分析稱,相比CPI,PPI問題更突出,未來7、8月是改善消費品過剩的關鍵,料當局會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甚至寬鬆貨幣政策。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昨日表示,6月份,消費市場運行基本平穩,CPI按月略有下降,按年持平,今年首6個月平均CPI仍比去年同期升0.7%。不過,受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回落及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PPI按月降0.8%、按年亦下跌。
豬肉價格按年跌7.2%

CPI類別中食品價格頗受關注,豬肉價格按年跌7.2%;鮮菜價格升10.8%;鮮果價格升6.4%。按月看,鮮菜價格升2.3%;畜肉類價格跌1.2%;鮮果價格跌1.7%;蛋類價格跌2.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PPIRM)按年下降6.5%,按月下降1.1%。上半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3.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3%。

東亞銀行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李振豪表示,6月內地整體CPI及PPI數據都偏離市場的預計。目前市場資金都在銀行手上,令消費受限制,導致CPI上升有困難,料未來可能會有相關財政政策推出。另一邊廂,失業導致生產力不足,令到PPI走弱。現在消費品過剩,7、8月將是扭轉局面的關鍵,屆時若內部消費改變,CPI和PPI都會上升。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認為,環球衰退風險上升,繼續不利原油及工業品需求前景,估計PPI短期內或續受壓,全年或會錄得通縮。
今明兩月為轉勢關鍵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認為,相關經濟數據表明,內需有待提振,市場期望當局出台更多刺激措施,以推動經濟重回正軌。中國通脹低企環境的好處,在於人行可推行更多貨幣刺激政策。不過,在信貸意欲疲弱的情況下,推行更多貨幣刺激政策所帶來影響備受關注。

彭博經濟學家曲天石認為,6月消費物價通脹率為零,生產物價跌幅擴大,表明中國在疫情後的復甦動力已進一步減弱。而價格走弱意味着需求疲軟,為增長前景蒙上陰影。人民銀行有需要採取更多刺激措施,預料央行在2023年下半年將比上半年更積極實施寬鬆貨幣政策。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