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論壇|栽種原生植物 構建綠色城市
2022-12-16 00:00
生物多樣性是近年保育及環保界的主流話題之一,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第十五項目標是「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而保護本土生物正是其中重要一環。
如何做好發展管理,制定適宜的策略將決定未來城市的宜居度。本文會集中討論城市生物多樣性的可行性,探討如何從政策、跨界別合作、教育、園境設計及綠化管理上手作出改變。
政府應帶頭使用更多原生品種
本土植物,又稱原生植物,原義指非外來植物,在沒有人為因素下在該地自然繁衍。它們在有人類之前存在已久,已適應當地氣候並能抗病抗蟲,若用作綠化城市,相比可能對病蟲害欠缺抗性的外來品種更為適宜種植。在城市綠化過程中,利用觀賞價值高的本土植物,可降低維護需求及節約用水,從而減低都市碳足印。根據研究,原生植物進駐城市綠化空間,可顯著增加昆蟲、雀鳥的品種多樣性和數量。
筆者於數年前進行了一個有關香港市區公共綠化空間植物利用的現況研究,發現當中超過七成植物為外來品種,只有約兩成為原生品種。相比英國,香港使用原生植物品種的比例偏低。政府部門對使用原生品種缺乏推動及支持,雖然在「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畫」中鼓勵多樣化種植,卻沒有作出具體行動。政府部門在新基建和綠化地帶補種時,應帶頭使用更多原生品種。
在苗圃(植物供應商)方面,原生品種庫存和可供選擇的原生品種數量不多,即使園境設計師欲積極地使用原生品種,但受制於工程造價、工程死和原生苗木供應不穩定等各種原因,往往退而求其次,改為使用售價低並供應多的外來品種。就此,政府可與園藝、生態、園境設計等專業人士合作,開展深入研究,挑選合適的本土植物以滿足生態、園境及視覺功能需求,初步制定適用於綠化的原生品種清單,待日後有更多種植原生品種的經驗時,再將品種清單逐步擴展。如此一來,苗木供應商將有更大信心投資於清單上的原生品種,從而增加供應。
筆者在同一研究中亦調查了香港市民對普遍市區植物的認知,發現大眾對原生和外來植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誤解。其中一個例子為:大部分受訪者對「外來植物可為本地野生動物提供相對應的食物」的描述表示認同,然而事實上,部分外來植物無法提供食物,即使能提供本地野生動物食源,也會帶來反效果,降低本土品種傳授花粉的機會。
市民看重公共綠化空間安全性
市民的意向對公共空間綠化尤其重要,研究顯示,市民在眾多設計考慮因素中,比較看重公共綠化空間的安全性、天然程度和環保程度,對城市內出現高密度野生動物卻存有保留。在選擇植物方面,大多數市民均把原生植物品種列為最次要考慮因素,反映其想法存在矛盾,一方面希望綠化植物能提供城市野生動物食源;另一方面卻認為原生植物於綠化應用上不太重要。我們應向大眾推廣原生植物的好處,灌輸正確的綠化知識,達致城市生態的和諧。
香港城市公共綠化空間珍貴,園境設計師和綠化管理者可考慮在大型城市公園中採用具有不同屬性的二元分區(dualistic zonation),並透過有效率的園藝管理,建立和管理具有自然主義或生態設計的場地。例如在核心區種植適合的本地植物或具有高生態和保護價值的植物(例如特有種),而在遊客流量繁忙及娛樂設施密集的周邊區域,則可以一般園藝設計集中管理。
在綠化管理方面,要繼續無害無毒的低投入管理,從設計建設用料上做好,降低日後的維護成本。樹木和公共綠化空間對生態環境、市民健康,經濟發展帶來裨益,期望政府能建立一個更有生態價值的香港,打造香港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羅敏儀博士
香港地球之友董事會委員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