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平機會:中學性教育保守 避提同性戀性別平等議題
2022-11-2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中學性教育課程保守,更鮮提同性戀及性別平等議題。平等機會委員會的研究發現,大部分中學在性教育課程只着重於生物及生理知識,大部分亦不觸及性平議題,有教師更因宗教信仰避談同性戀、安全性行為等敏感議題;近半學校在每學年的性教育課時更低於五小時。平機會指本港性教育普遍不足,建議政府更新《學校性教育指引》,訂明建議課時,並資助學校製作教材。
平機會在二○年十一月至二一年四月,成功以問卷訪問兩百零三所中學,並焦點訪問二十六名中學校長、教師、社工等,研究本地中學實施性教育情況。結果發現,現時性教育側重於生理層面,各有高達八成一的受訪學校,安排初中綜合科學科、高中生物科教授性教育。現時初中生活與社會科,包括六課節「知情識性」單元,但利用該科講授性教育的受訪學校,比例僅一成三。
近半課時少於5小時
研究亦發現,近半受訪中學僅編配五小時或以下課時,在初中或高中教授性教育。平機會高級政策、研究及訓練主任陳建成指,以通識教育科為例,即使涉及兩性相關的課題,因課程關乎文憑試,教師授課集中講解考試範圍,「教師擔心沒有花時間講考試形式或技巧,同學會考得不好,之後就未必在上課時教授性教育。」
教局:優化性教育列重點
平機會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認為,從小性教育是消除性別歧視和性騷擾的核心方法,教導他們處理兩性議題和尊重,建議家校合作,通過討論、研習班等,指導學生性價值觀和行為。平機會亦建議教育局重新採用並更新《學校性教育指引》,並設統籌主任專責負責性教育課程,包括設計教材及課程內容;鼓勵教師進修,學習回應及處理校內性別平等議題。
教育局回應指,性教育是價值觀教育的跨課程學習範疇之一,並非獨立科目,去年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已將優化性教育列入修訂重點,包括個人成長、青春期,交友、戀愛、婚姻、倫理、保護身體、性別平等的學習元素,亦貫通中小幼各學段,學校可通過早會、班主任節、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與校本活動推行。
當局亦指,有製作性教育動畫資源及教案,亦協助教師掌握關於性教育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將持續為學校提供適切支援,包括優化課程架構、發展教學資源及提供教師培訓,以助學校推行性教育。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