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8醫生來港交流 明年擬引入70護士
2022-09-2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醫管局早前公布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畫」,局方昨日透露,目前已有八位醫生願意來港,仍待醫委會批准註冊。該局亦公布會擴大計畫,成立大灣區諮詢委員會,並擬引入內地護士、中醫以及放射技師抵港,醫護每十至十二個月輪換一次,其中明年初會引入七十名內地護士到前,並期望於兩年內增加至三百人。
醫管局表示,截至上月,過去一年公院醫生流失比率約百分之八點三,而護士流失比率約為一成。局方早前公布「大灣區醫生交流計畫」的情況,指會有五至十名內地醫生來港交流三年。事隔三個月,目前已有八名醫生表達來港意願,但仍有待醫委會批准註冊才來港。
醫管局亦宣布擴大計畫,成立大灣區諮詢委員會,成員包括華昇診斷中心董事長胡定旭、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等。委員會擬擴大交流計畫,包括成立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畫,邀請有經驗的專科護士來港交流十個月,主要為老人科及急症,第一批會在明年初來港,有超過七十人,並望在兩年內增加至三百人。
除此之外,該局亦擬將中西醫協作先導計畫擴大至更多專科,引入資深、具地位的內地中醫專家用以培訓醫療人才。其中,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已批准三位中醫師作有限度註冊。目前本港中醫師的人手供過於求,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強調,中醫師來港不是要增加人手,而是希望提高中醫服務水準。該局亦擬推動放射技師交流計畫,期望有五至六位技師來港。
范鴻齡表示,希望在大灣區建立人才庫,與本地醫護互相交流及配合,但由於本港醫療人手缺乏,目前以內地專家來港為主,本港派人到內地機會較低。他指,交流計畫必須符合兩地法律,由於來港的醫護在大灣區有重要職位,「國家無可能讓人員長期在港」,但今次計畫希望建立恆常的輪替機制,持續有人才前來,減輕醫管局負擔。他表示,內地來港的醫護人員「好有資歷、好有信譽」,如有醫療事故發生,醫管局會負起法律責任。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