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等不到下一代 優化環評增建公屋

2022-04-05 00:00

房屋問題困擾港人的程度,可謂無孔不入,上月底一項調查反映,生育率低可能又是「房屋惹的禍」?香港婦聯公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受訪者「沒有意願生育」,是紀錄以來的新低,最影響生育決定的因素首三位,分別為「房屋問題嚴重」、「工作繁忙」,以及「經濟壓力」。

正如流行曲也有唱道「等不到下一代是嗎」,港人對合理住屋環境的要求,實在不應等到髮白、等到下一代才實現。幸而政府近月終於公布多項精簡土地房屋發展的程序及法例修訂,有望為房屋問題解鎖,包括檢討修訂《環境影響評估條例》 (下稱《環評條例》),旨在縮短環境影響評估(環評)程序所需的時間,提升運作效率。筆者向來關注環評程序對土地生產綫的影響,在上月底亦有出席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的議程討論,對此感受尤深。
條例歷廿載 不合時宜應優化

目前在本港開展工程項目前,需按《環評條例》規定,就工程項目對環境的潛在影響進行環評。事實上,《環評條例》訂立的初心是期望透過法定程序,以避免、盡量減少及控制工程項目對環境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在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之間取得平衡。而本港現時採用的環評制度,起源於一九八○年代,及後隨着環評概念於社會逐漸普及,最終政府於一九九八年正式實施《環評條例》,並沿用至今。
新界十年延誤十萬伙公屋

《環評條例》實施至今已逾二十載,當中環評工作包括工程項目對空氣質素、噪音、水質、土地污染和危險、景觀和視覺、生態及漁業及文化遺產的影響的評估。過去政府雖然曾檢視環評機制,改善某些細節,但整體而言,目前的環評機制仍然非常冗長繁瑣,工程項目動輒耗時數年才能完成環評程序,令往後的建築進度出現大幅延誤。當中,對市民最直接的影響是公營房屋項目遲遲未能上馬,加劇公營房屋短缺的問題。

事實上,房屋用地發展在環評程序「卡關」的問題時有發生,新界多處房屋用地在環評程序上蹉跎歲月的程度尤其驚人,例如元朗南房屋用地耗時近五年、新界東北(古洞北及粉嶺北)耗時近六年、洪水橋新發展區耗時逾八年,上述三處房屋用地,合共可以提供約十萬個單位。換言之,本港在過去近十年,僅僅因環評程序耗時甚久,整體公營房屋供應就少了十萬個單位。

截至今年二月,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六年,比去年九月的數字再增加零點一年,意味「上樓難」的問題進一步惡化。翻查資料,香港對上一次輪候公屋需要等上六年,已經是回歸初期的一九九九年。春去秋來,在香港即將迎來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的節點時,房屋問題竟然又回到起點,而這次更恐怕將超越一九九九年的輪候時間,實在令人遺憾。
從速優化環評與時間競賽

更尤甚者,運房局對此表示,面對於短期的公營房屋短缺問題,政府難有良方提速。言下之意,則是未來五年房屋供應情況黯然已成定局,只能寄望之後五年的供應能夠趕上,補回缺口。撇開政府這個「頭輕腳重」的說法已經維持至少七年,卻似乎仍只是空中樓閣之餘;亦不禁令人反思:若上述幾個新發展區的房屋項目,環評工作的時間能大幅壓縮,例如按政府現時的優化建議,得以全數控制在二十四個月之內完成,則高達十萬伙公營房屋能提早三至六年「應市」,那眼前的公屋輪候時間是否能大幅改善?

為了讓想安居樂業、生兒育女的家庭不再枯等下去,特區政府必須加快造地,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筆者支持優化《環評條例》大方向的同時,更關心落實工作的時間表。筆者促請政府盡快完成環評程序的檢視工作,加緊籌建中央環境數據庫,及標準化部分環評要求。更重要的是,當局應下定決心,將環評程序壓縮至不多於兩年。這不單止是個「施政目標」,更應視為當局的服務承諾,甚至工作的絕對死綫﹗務求促使各方持份者以此為限,爭取讓工程項目盡快上馬,以避免元朗南、新界東北及洪水橋等項目蹉跎歲月的局面再次出現。

黃元山博士
立法會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