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運動員:家人是最強後盾

2021-10-26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殘奧運動員比普通人有更堅毅的意志,而家人的支持,往往是他們的最強後盾。東京殘奧羽毛球WH2級銅牌得主陳浩源憶述當初意外受傷,經歷人生巨變,唯有味覺不變,背後的「神奇媽媽」一直在復康路以及運動生涯上,以親手煮的美食慰勞兒子,陪伴他勇闖難關。而〇八年北京殘奧硬地滾球BC2級個人賽金牌得主郭海瑩,以及二〇一九年香港硬地滾球學校聯賽冠軍張家棟,二人都有父母陪伴踏上體育路,更親身走進賽場,為子女注入原動力。

陳浩源與媽媽感情要好,〇八年經歷車禍,失去左腿,陳媽媽回想起最難捱是兒子出院後,她要兼顧工作,又要照顧大受打擊的兒子,擔心他一蹶不振。她說,陳浩源年輕時醉心打羽毛球,康復後重拾球拍,如今更取得佳績,劍指下屆巴黎奧運會。

「傷殘不是甚麼希望都無,行緊的路幾艱辛都好,家人都支持他,我會整美食甜品,讓他苦中一點甜。」陳媽媽說,浩源減肥時就蒸烚海鮮餐,平時最愛麻婆豆腐、椒鹽瀨尿蝦等,每逢出國比賽,都會煮大餐為他餞行,而他每周都與太太回家陪伴媽媽吃飯。

浩源坦言出外比賽不欲媽媽擔心,因此報喜不報憂,今次贏得銅牌後致電媽媽時,「打返屋企媽咪喊到嚇親我。」他感激家人付出,「真心覺得家人是最好的避風港,幾大風急路彎,都有家人支持。」他更大讚「神奇媽媽」最漂亮:「每次頒獎禮她都會悉心打扮,怕影響我,但只要你是我媽咪,你是最靚的。」

至於〇八年北京殘奧硬地滾球金牌得主郭海瑩,約十個月大時被確診為大腦痙攣,父母多年陪伴在身邊;海瑩二十年前加入港隊,父母甚至身體力行,由硬地滾球初哥學起,媽媽如今成為國際硬地滾球的裁判,爸爸更是港隊教練。郭爸爸憶述時不禁哽咽說,身兼父親及教練,對海瑩反而更嚴厲,試過因為斥責女兒表現不足時,令女兒落淚,感到自責。

郭媽媽就說,女兒優點是樂觀有毅力,希望她可以自理生活,讓父母放心。海瑩對父母心存感激,坦言盡力打好比賽,十一月將遠赴杜拜參加地區賽,是明年世錦賽的記分賽。

二十歲的張家棟是香港硬地滾球隊代表,一九年學校聯賽冠軍;他是早產嬰兒,天生患有大腦麻痹,日常要輪椅代步,由父母照料生活,做功課都由張媽媽代筆書寫。家棟在傷健學校接觸到硬地滾球就愛上此運動,張爸爸周末會陪伴兒子練習,更成為「得力助手」,負責操控輪椅,父子檔上賽場默契十足,打過全運會和U21亞洲賽,雖然離奧運舞台仍遠,家棟將目標放在亞運會吸取經驗。他說,想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年輕人,更對父母「表白」,「好幸福自己有個咁好的家庭。」

屈臣氏蒸餾水昨向三位殘疾運動員的家人頒發「運動員的最強後盾」獎座,並捐出二十萬元予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支援殘疾運動員的地區發展。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