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仍難 不會放棄「清零」
2021-08-10 00:00隨着Delta變種病毒的傳播,內地掀起新一波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要求調整「清零」抗疫戰略的聲音開始出現,上海著名感染科專家張文宏亦呼籲中國應有「與病毒共存」的智慧。不過,前衞生部長高強則撰文疾呼「『與病毒共存』絕不可行!」儘管存在不同聲音,但相信官方綜合種種考慮,包括明年二月舉辦冬奧會,明年秋天舉行中共二十大,短期內不會輕易放棄「清零」政策,不會輕易打開國門,當務之急仍是嚴防境外輸入,「谷針」提升疫苗接種率。
外國疫情反彈 群體免疫未現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南京疫情爆發後撰文指出,如今大多數病毒學家都認可新冠肺炎是一個常駐病毒,世界要學會與這個病毒共存。「未來中國選擇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證與世界的命運共同體,實現與世界的互通,回歸正常的生活,同時又能保障國民免於對病毒的恐懼。」
前衞生部長高強則對「學會與病毒共存」論表示「詫異」,認為將疫情反彈的責任推給病毒變異的觀點,實際上掩蓋了政府抗疫失策的責任,是一種新型的甩鍋和卸責。他指出人類與病毒是「有你無我、你死我活」的關係,「『與病毒共存』絕不可行!」
張文宏和高強代表兩種思維,但張醫生亦並非主張放鬆目前的防疫體系,而是指出了一個問題:病毒反覆入侵是難免的,長期「鎖國」要鎖到甚麼時候?獨善其身能堅持多久?
事實上,除了歐美一些國家,新加坡政府也正式宣布「與病毒共存」,今天起放寬社交活動和旅遊的防疫措施。作為開放型經濟體,新加坡不可能長期關閉邊境,只能在生計和安全之間取得平衡。
不過,綜合內地的現實情況,官方不會輕易放棄「清零」戰略。首先,西方及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疫情仍很嚴重,美國放寬限制之後新增確診病例平均每天超過十萬例,群體免疫還談不上是「正面經驗」。其次,中國的龐大體量和充足資源,令它成為全球最具備清零條件的國家,今年五月廣東爆發疫情,在一個月內就撲滅,此輪疫情的最早爆發點南京市亦已首度無新增病例。第三,中國在去年已經推出「內循環」,提升自給自足能力,令它可以承受清零的壓力。
還須「外防輸入」 打開國門不易
第四,從政治的角度而言,中國將在明年二月舉行冬奧會,明年秋天舉行中共二十大,不可能容忍疫情擴散,公眾亦難以接受路線轉移。因此,中國最快也要到明年年底才有望打開國門,逐漸放寬入境限制。
內地此輪疫情的爆發,亦暴露了機場、口岸等地防疫措施還存在種種漏洞,當務之急還是補漏洞,做好「外防輸入」。內地累計接種新冠疫苗十七點七億劑次,已經超過六成,但這遠遠還不夠,只有在疫苗接種率達到八成甚至更高時,才可能逐步轉向開放。
作為國家抗疫體系的一部分,香港目前亦不可能放棄「清零」戰略。雖然香港仍無法「通關」,但在嚴防死守之下將疫情控制得不錯,市場氣氛有所恢復,經濟也逐漸復甦。但目前疫苗接種率才五成多,「谷針」仍是頭等大事。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