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腸道細菌 及早識別自閉症童

2021-08-06 00:00

(星島日報報道)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發展較同齡兒童遲緩,腸道的細菌種類及數量均較少,並發現五種在一般兒童較罕見的細菌,另外產生毒素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的「梭菌」亦會較多。研究人員表示,利用糞便細菌基因檢測該五種細菌,識別自閉症兒童的靈敏度可達八成。研究結果已於國際醫學期刊《GUT》發表。

中大早前收集一百二十八名三至六歲華人兒童糞便樣本,比對細菌種類、數量和相關功能,其中一半是自閉症患者,結果發現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與一般兒童有明顯差異,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與同齡兒童比較,發育明顯落後,反映這些兒童早年的腸道微生態發育與一般情況有異。研究亦發現,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內有五種細菌在一般兒童較為少見,其中自閉症兒童糞便樣本中梭菌顯著較多,會產生毒素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另外與神經遞質活動有關的細菌在自閉症兒童的腸道中大幅減少。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指出,研究辨別到五種較罕見卻出現在自閉症兒童身上的糞便細菌基因,未來可用於鑑別自閉症兒童,靈敏度可高達八成。他期望,研究可彌補目前醫學界診斷自閉症缺乏客觀篩查方法的不足,改以利用糞便細菌檢測作為預測自閉症的非侵入性檢查工具這個發展方向,存在很大探索空間。

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補充,此診斷方法非入侵性,初生嬰兒都可接受此測試,冀日後以分析兒童腸道微生態,有助提早識別患自閉症兒童。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