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語】大家齊心協力 解決劏房問題

2021-07-24 00:00

房屋問題未能解決,社會難以長治久安。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早前發表重要講話,提出當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即二○四九年時,期盼香港能極大地改善住房問題,並將「告別劏房、籠屋」。這句說話,道出了很多香港基層市民的心聲,也應該是香港全社會共同奮鬥的目標。

眼見近年劏房數字不減反升,超過二十萬人蝸居於環境惡劣的劏房,令人悲歎。相熟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在大坑東徙置區出世和長大,想來比現時的劏房還好一點,這種倒退對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真的諷刺!就處理劏房問題,本屆特區政府增建過渡性房屋,提出劏房租管,亦為輪候公屋人士提供現金津貼,固然有助紓緩基層住屋困難,但這些都是治標的短期措施,社會期望政府的房屋政策有大刀闊斧的改革。

告別劏房及籠屋並非不可能,關鍵視乎特區政府有無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有無對症下藥的決策,多管齊下覓地造地,大幅增加房屋供應,完善房屋階梯。最重要是制定逐步減少劏房的時間表,兌現申請公屋三年上樓的承諾,爭分奪秒,提升施政效率,讓市民看到實質的成果。

劏房除了是住屋問題,還是社會問題。青少年是我們香港的未來,但根據調查,劏房居民中有百分之十六是十五歲以下人士,不少劏房兒童,長期在狹窄環境下學習和生活,他們身心健康受到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更不說劏房的消防隱患,嚴重威脅市民的生命安全,發生劏房火警容易造成傷亡,要防止悲劇重演,必須同步改善劏房衍生的種種社會問題。

對於改善劏房和舊樓消防安全,筆者樂見保安局、消防處和民政事務處等最近做了不少工作,例如在立法會提出修例,准許市民自行安裝獨立煙霧感應器,一旦家居發生火警,有助及時逃生疏散;又通過先導計畫由九龍西三個地區防火委員會,向超過六十年舊樓業戶派滅火筒和滅火氈;此外特首於年初宣布,修例賦予屋宇署及消防處「入場權」,先為舊樓,特別是「三無大廈」或符合要求的業主,提升大廈消防安全設施。

年少時親身目睹大坑西山上木屋區大火實在震撼,猶有餘悸,真的不希望再見到火災發生。希望當局加快諮詢各方意見,進一步加強樓宇消防安全,相關部門亦要加派人手,加快巡查計畫進度,積極處理有關個案,保護舊樓及劏房居民生命安全。除了有關部門外,業主和住户也應盡力配合改善樓宇消防安全及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總而言之,增加房屋供應,改善居住環境,是解決香港住房問題的不二法門。「告別劏房、籠屋」雖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但我們絕不應繼續蹉跎歲月,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齊心協力,作出更大的擔當,為實現美好的願景而共同努力。

鄭錦鐘(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