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提五立法建議 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

2021-02-05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特首林鄭月娥昨早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見圖),提出五項目與議員已有一定共識的立法建議,包括落實區議員宣誓要求、針對打擊「起底」侵犯私隱和散播虛假信息行為、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制定劏房租務管制,以及加強舊式樓宇消防安全,要求相關部門全力配合立法會,讓條例草案盡快獲得通過。當中具有爭議的醫生註冊修例修訂,政府初步建議容許為香港永久居民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如來自獲認可的醫學院,並獲本港公營醫療機構錄取及工作一段較長時間,建議為期五年,可取得正式註冊。她於會上懇請醫學界支持此項修例,但強調政府不會跪低,希望現在的立法會能支持。

泛民議員總辭後,特首林鄭月娥恢復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昨提出五項立法建議。她特別提到,是集中回應部分議員過去的立法建議,一口氣提出五項不同範疇的立法工作,並要求各部門全力配合立法會,讓條例草案適時獲得通過。

其中一項重點在今個立法年度向立法會提交《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引入更多海外培訓醫生,今日公布詳情,已邀請行政會議內兩位醫生即李國章教授和林正財醫生,協助在社會上的解說工作,爭取在公私營系統內的醫生支持。

林鄭月娥指,醫管局目前欠缺多達六百六十位醫生,並以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為例,衞生署醫生空缺率高達百分之四十,認為情況極不理想。她指,過去十幾年兩所大學的醫學院學額,已由二百五十個增至五百三十個,亦積極考慮在教諮會下一個三年撥款期,進一步增加醫科生學額,但醫學院培訓不能無止境擴張,現時不能單靠增加本地學額解決醫生人手不足。

立法會文件顯示,非本地培訓醫生近年大幅減少,是醫生人手短缺主因。二○○一至二○一○年間非本地醫生數目佔同期在港新註冊醫生人數只有一成,較九一年至○○年達四成半大減。

現時除港大及中大的醫科畢業生外,有意來港執業的外地醫科畢業生或海外醫生,均必須先通過醫委會舉辦的執業試,主要分為筆試及臨牀試,臨牀試分為內、外、兒及婦產科。通過執業試後,也要在認可的醫院或醫療機構擔任駐院實習醫生十二個月,以熟悉本港醫療制度及常見疾病。另外,海外醫生也可以通過「有限度註冊」來港,此即毋須應考執業試,但有效期最長三年,屆滿後可申請續期,亦是最長三年。「有限度註冊」是醫院及院校可按需要,推薦外國的專科醫生予醫委會,通過評核後就可以來港行醫,但通過「有限度註冊」的海外醫生,只能夠在推薦其來港的機構或醫院內行醫。

港府初步建議修例後,容許為香港永久居民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如來自獲認可的醫學院,已在當地獲取醫生註冊資格或專科醫生資格,並獲本港公營醫療機構錄取及工作一段較長時間,建議為期五年,即可取得正式註冊。認可的醫學院名單會對外公布,由政府成立新的委員會決定,成員包括衞生署署長、醫管局行政總裁、醫委會主席、醫專學院主席、本地兩所醫學院的院長和政府委任的其他成員。委員會會考慮認可醫學院的質素須與本地兩所大學醫學院大致相約,初步構思認可醫學院的數目為一百間內,每三年檢討一次。

林鄭月娥昨在會上表示,政府修例的決心是堅定不移,又指現時計畫不算大膽,形容「可以更加大步」,但為免在醫學界有太大衝突,決定引入的醫生仍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行會成員、民建聯張國鈞表示,支持政府大膽行這一步。林鄭說,懇請醫學界支持修例,希望立法會支持,「希望香港醫學界支持今次的工作,我們的決心很大,我們不會『跪低』的。」自由黨張宇人指該黨爭取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十多年,指小部分醫生為了「醫醫相衞」、鞏固利益和排外,擔心修例或引起醫生團體反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