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反修例風波後的大學任命
2020-10-29 00:00十月二十七日,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通過申作軍教授及宮鵬教授出任副校長,兩人將分別負責研究及學術發展領域。然而,社會上出現反對聲音。第一種意見質疑兩名學者的內地背景。一直以來,香港大學甚至香港的學術界都傾向接受英美學者擔任學術主管或校長等職務。不過,從前任校長馬斐森中途突然離職的經驗可見,勉強招聘外籍學者擔任管理層職務對香港大學的發展不一定是好事。去年八月,原擔任港大副校長職務的康諾恩與另一副校長賀子森亦以私人理由離任,其後返回英國及新加坡。這對大學日常運作造成沉重影響。是次港大校務委員會或吸取經驗,改為選擇具備國際化元素的內地學者擔任管理層職務。
學術交流無分國家,在數學界獲得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及沃爾夫數學獎的丘成桐教授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講席教授。丘教授亦在中國浙江大學及清華大學設立數學研究中心。學術講求師徒傳承,丘成桐教授的老師陳省身教授創立了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其後也受聘於內地不同學府作育英才。類似的例子多不勝數。在高等教育上,如學者對地方教育具熱誠及擔當,配合頂尖國際學府的聯繫,這對於培育傑出人才非常重要。
第二種反對的意見是質疑申作軍教授及宮鵬教授在香港大學有特別的「政治」任務。誠然,我們判斷學者的能力應該從其學術背景及相關大學工作經驗出發。不過,香港的獨特的「政治化」大學校園生態需要根治,要不然每次大學的重要人事任職都引起不必要的政治紛爭。這既不利於大學自身的發展,對香港社會也造成損害。回歸後,香港的大學領導層往往以片面的「學術自由」漠視大學校園內涉及敏感政治的議題。結果去年反修例動亂下,香港的大學紛紛變成「暴大」,校園內布滿弓箭、「磚陣」和「板陣」,黑衣人投擲燒燃彈,警車火光熊熊的片段仍然歷歷在目。真正埋首學術的師生要用各種方法逃離大學教園。
對任何真正關心及在乎香港高等教學的人士來說,這些都是痛心難過的回憶。筆者認為,現時香港大學管理層需要的不但是亮麗個人履歷,還有堅定決心盡快令校園「去政治化」。要不然,愈來愈多優秀的海外及本地學者都會選擇遠離香港高等學府,這是香港社會的重大損失。
最終無論誰擔任香港大學的副校長,但願當選者不但是傑出科學家或工程家,還是熱心及敢作為的教育學家,為香港大學肩承巨大的責任,為香港社會培育有愛心、有能力及有見識的年輕一代。
孔永樂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