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內地染疫風險較港低

2020-06-18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本港昨再新增八宗輸入個案,全部曾到過巴基斯坦或菲律賓。兩地疫情開始平穩,要求開關的呼聲不絕於耳。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昨則發表研究,如全面取消封關,以本月十日的感染風險及去年同期入境旅客量推算,一個月會輸入二千三百八十五個確診個案,但只開放內地澳門台灣,則只會輸入零點二二個,認為可以逐步對中國內地、澳門與台灣開放。

本港昨新增八宗輸入個案,分別由巴基斯坦或菲律賓於前日抵港。患者涉及兩男六女,年齡介乎四至七十歲,當中七人沒有病徵,未有於社區逗留,全部由檢疫中心或亞博館送院。隨著本港疫情趨穩,不少業界及市民均希望可以逐步開關,以恢復日常生活。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昨則發表研究,評估各地的感染率與感染風險,以推算香港對此些地方開關後會為本港增加多少感染個案。

相關研究共分析二十三個地區及國家的四月三十日及六月十日新冠病毒確診人數及訪港旅客等數據,結果顯示截至六月十日為止,每萬人感染率最高的是紐約市,每一萬人則有二百三十五點六四人受感染,接着為紐約州、美國、西班牙與武漢。而香港的感染率則是每一萬人有一點四八個,較中國內地的感染率高,但遠低於全球每一萬人平均九點六五個。

感染風險方面,則以紐約州的感染風險最高,每一萬人有一百四十二點八人可能受感染,而香港的感染風險則為每一萬人有零點零七人受感染,屬偏低水平,但仍高於中國內地、武漢、台灣與澳門。

研究亦推算香港取消封關後,會為本港帶來的影響。如以六月十日的感染風險及去年四月份的五百五十八萬名訪港旅客推算,如香港全面取消封關,本港一個月可能會輸入高達二千三百八十五個確診個案。如果只對中國內地、澳門與台灣全面開放,一個月可能輸入新型冠狀病毒案例則只有零點二二個。

負責研究的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法認為,研究反映香港可逐步對中國內地、澳門與台灣開放,特別是廣東與深圳等地,又指本港的感染風險水平高於中國內地、台灣與澳門,這些地方亦不一定能有很多旅客來港。被問到現時北京再爆發疫情會否影響推算結果,沈建法表示,統計數據時北京仍未爆發疫情,仍要觀察多兩星期看看當地疫情會否大爆發。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則指,不能單以總確診數字計算感染風險,因本港對外的聯繫比起其他地方高,當中亦包括一些疫區如歐美及南亞等,故輸入個案推高了本港確診人數,令數字上感染風險水平會較中國內地、澳門與台灣高,「香港有六成以上也是輸入個案。」他認為,用總確診數字難以分析到不同地方面對的各種因素,「如扣除輸入個案,本港應會與中國內地、澳門與台灣等地相若。」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