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體重突然下降?腸胃病還是癌症作怪?醫生解構14種原因

2024-05-27 00:00

為何體重突然下降?腸胃病還是癌症作怪?醫生解構14種原因
為何體重突然下降?腸胃病還是癌症作怪?醫生解構14種原因

體重突然下降別太高興,恐怕與多種疾病有關。是癌症先兆,還是腸胃不適導致?有醫生分享病例指,有位伯伯體重急降,接受抽血及X光等檢查後也無異樣,最終發現是情緒及營養不良引發。有外國研究指,體重不由自主地減輕,有機會是14種因素引發。

為何體重突然下降?醫生拆解14種原因

家庭醫學科醫生洪暐傑在facebook專頁分享指,體重減輕原因可分為兩類,一種是努力運動、減少食量的刻意減重,另一種是不自主的體重減輕。當身體在6到12個月內,體重原因不明地減少了5%或減少4.5公斤,就屬於不自主的體重減輕,每年約有13%的65歲以上人士會出現此情況。洪醫生指,2017年一項在《PLOS ONE》期刊發表的研究,研究搜集了2677名體重不自主減輕人士的資料,發現竟有33%人士為患癌,涉及8種癌症。

體重突然減輕原因是甚麼?⬇⬇⬇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2677名不自主體重減輕情況的患者中診斷
2677名不自主體重減輕情況的患者中診斷
癌症(佔33%)
癌症(佔33%)
按照癌症的發生率從高到低依次為消化系統癌症、肺癌和支氣管癌、淋巴癌、泌尿系統癌症、前列腺癌、婦科癌症、乳腺癌以及原發部位不明的癌症。
按照癌症的發生率從高到低依次為消化系統癌症、肺癌和支氣管癌、淋巴癌、泌尿系統癌症、前列腺癌、婦科癌症、乳腺癌以及原發部位不明的癌症。
其中,消化系統癌症佔了所有癌症的近一半(47%)。
其中,消化系統癌症佔了所有癌症的近一半(47%)。
 非癌症器官主要疾病(佔37%)
非癌症器官主要疾病(佔37%)
例如胃腸道疾病、心臟疾病、肝臟疾病、腎臟疾病、牙齒問題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例如胃腸道疾病、心臟疾病、肝臟疾病、腎臟疾病、牙齒問題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精神疾病(佔16%)。
精神疾病(佔16%)。
 無明確診斷(佔14%)。
無明確診斷(佔14%)。

 

 

體重突然減輕 與甚麼癌症/疾病有關?

1. 癌症患者(佔33%)

研究發現,有33%的體重不自主減輕人士都證實患上癌症,當中消化系統癌症佔了所有癌症的47%,其他癌症從高到低依次為:

  • 消化系統癌症
  • 肺癌和支氣管癌
  • 淋巴癌
  • 泌尿系統癌症
  • 前列腺癌
  • 婦科癌症
  • 乳腺癌
  • 原發部位不明的癌症

2. 非癌症的主要器官疾病(佔37%)

研究發現,有37%的體重不自主減輕人士都證實患上非癌症的主要器官疾病,當中包括:

  • 胃腸道疾病
  • 心臟疾病
  • 肝臟疾病
  • 腎臟疾病
  • 牙齒問題
  •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除了上述兩類疾病外,在2677名體重不自主減輕人士中,研究分別發現當中有16%者證實患上精神疾病,另有14%患者則無明確診斷。

此外,洪暐傑醫生亦引用另一篇在2018年5月、《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期刊上發表的研究,當中綜合分析25篇相關研究的結果,當中得出以下3大重點:

  • 沒有癌症的人中,沒發生不自主體重減輕的比例大約在92%-99%之間。
  • 癌症患者中,發生不自主體重減輕的比例大約在2%-47%之間。
  • 對於出現不自主體重減輕的患者,60歲以上女性患有癌症的機率為3%;在60歲以上男性患有癌症的機率則為10.5%。

體重不自主減輕 或為14種疾病警號

總括而言,洪暐傑醫生指出體重不自主減輕的現象,或有不同的身體潛藏原因導致。當中除了上述提及的癌症外,還可能是以下13種疾病的警號:

體重不自主下降 恐患甚麼疾病?⬇⬇⬇

體重不自主下降原因
體重不自主下降原因
1. 胃腸疾病
1. 胃腸疾病
包括潰瘍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胰臟炎等。
包括潰瘍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胰臟炎等。
2. 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疾病
2. 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疾病
如糖尿病、甲狀腺亢進、腎上腺機能不全(Addison's disease)等。
如糖尿病、甲狀腺亢進、腎上腺機能不全(Addison's disease)等。
3. 肌肉流失
3. 肌肉流失
惡病體質(Cachexia)、HIV感染、癌症等都可能導致肌肉流失,進而造成體重減輕。
惡病體質(Cachexia)、HIV感染、癌症等都可能導致肌肉流失,進而造成體重減輕。
4. 精神疾病
4. 精神疾病
壓力、抑鬱症、焦慮症。
壓力、抑鬱症、焦慮症。
5. 自體免疫疾病
5. 自體免疫疾病
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
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
 6. 感染性疾病
6. 感染性疾病
如肺結核、心內膜炎。
如肺結核、心內膜炎。
7. 慢性腹瀉。
7. 慢性腹瀉。
8. 物質使用
8. 物質使用
長期飲酒、濫用毒品、藥物濫用、長期吸煙。
長期飲酒、濫用毒品、藥物濫用、長期吸煙。
9. 主要器官疾病
9. 主要器官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腎衰竭、心衰竭、肝硬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腎衰竭、心衰竭、肝硬化。
10. 神經系統疾病
10. 神經系統疾病
如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氏症、失智症、亨丁頓舞蹈症。
如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氏症、失智症、亨丁頓舞蹈症。
11. 藥物相關
11. 藥物相關
部分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減重藥物、某些抗癲癇藥物、某些情緒藥物。
部分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減重藥物、某些抗癲癇藥物、某些情緒藥物。
12. 牙齒疾病
12. 牙齒疾病
牙周病、蛀牙、缺牙等
牙周病、蛀牙、缺牙等
13. 長期營養不良。
13. 長期營養不良。

 

 

體重突然下降反映的問題

  1. 胃腸疾病:包括潰瘍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胰臟炎等
     
  2. 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狀腺亢進、腎上腺機能不全(Addison's disease)等。
     
  3. 肌肉流失:惡病體質(Cachexia)、HIV感染、癌症等都可能導致肌肉流失,進而造成體重減輕。
     
  4. 精神疾病:壓力、抑鬱症、焦慮症。
     
  5. 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
     
  6. 感染性疾病:例如肺結核、心內膜炎。
     
  7. 慢性腹瀉
     
  8. 物質使用:例如長期飲酒、濫用毒品、藥物濫用、長期吸煙。
     
  9. 主要器官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腎衰竭、心衰竭、肝硬化。
     
  10. 神經系統疾病:例如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氏症、失智症、亨丁頓舞蹈症。
     
  11. 藥物相關:部分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減重藥物、某些抗癲癇藥物、某些情緒藥物。
     
  12. 牙齒疾病:例如牙周病、蛀牙、缺牙等。
     
  13. 長期營養不良

洪暐傑醫生建議,若發現體重不由自主地減輕時,應進一步求醫,以進行完整性評估,同時也要有規律地量度體重。完整記錄體重的變化,有助醫生了解病情並安排相關檢查。

延伸閱讀:自測癌症10大先兆 醫生教分辨胃癌/腸癌/乳癌/胰臟癌

癌症10大先兆
癌症10大先兆
摸到身體不明腫塊
摸到身體不明腫塊
硬塊3大特徵
硬塊3大特徵
可能出現的癌症
可能出現的癌症
口腔潰瘍久未癒合
口腔潰瘍久未癒合
久咳超過2星期或聲音沙啞
久咳超過2星期或聲音沙啞
 身體出現異常出血
身體出現異常出血
出血例子
出血例子
排尿或排便習慣改變
排尿或排便習慣改變
 吞嚥困難或消化不良加劇
吞嚥困難或消化不良加劇
痣或疣的顏色、大小、形狀變化
痣或疣的顏色、大小、形狀變化
原因不明的疼痛
原因不明的疼痛
髖關節疼痛確診為乳癌
髖關節疼痛確診為乳癌
腰痛確診為惡性腎臟癌
腰痛確診為惡性腎臟癌
體重不明原因減輕
體重不明原因減輕
可能患上的癌症
可能患上的癌症
 原因不明的發燒
原因不明的發燒

資料來源:洪暐傑醫師的愛講空間(獲授權轉載)

---

相關文章:

小便變紅是腫瘤還是腎病症狀?醫生拆解血尿4大成因

血糖高易患胰臟癌? 營養師推介5大防癌水果 降血糖忌喝鮮果汁

飲6種蔬果汁不易肥 降血壓/防癌/抗發炎!中年人長者必飲 營養師大推這款

常吃雞翼雞頸易患乳癌?醫生拆解4大迷思 附防乳癌食物

28歲女無家族史 常喝1飲品患乳癌 醫生揭可致3大癌症

癌症年奪970萬命 出現22種徵兆即求醫 持續腹脹/7部位有腫塊要小心

---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