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日咳患者增加 恐致抽搐昏迷!拆解成因症狀 推介止咳強肺食物

2024-05-25 00:00

全球百日咳患者增加 恐致抽搐昏迷!拆解成因症狀 推介止咳強肺食物
全球百日咳患者增加 恐致抽搐昏迷!拆解成因症狀 推介止咳強肺食物

百日咳/症狀/成因/止咳|本港衞生防護中心昨日(5月24日)發信至全港私家醫生,指近日全球百日咳病例增加。截至昨日,本港今年共錄得28宗百日咳個案,比去年全年超出近2倍。百日咳初時可能沒有特別病徵,但咳嗽情況會逐漸嚴重,可致抽搐、昏迷。有醫生曾推介止咳強肺食物,有助紓緩症狀,修復肺部組織。

全球百日咳患者增加 本港今年病例增2倍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去年共錄15宗百日咳個案,而今年截至昨日已錄得共28宗病例,已接近去年全年的2倍。在該28宗個案中,有6宗由外地輸入,其餘都是本地感染。當中嬰兒和兒童的病例佔整體68%,有3宗是未完成接種3劑疫苗的嬰兒。

本港去年共錄15宗百日咳個案,而今年截至昨日已錄得共28宗病例,已接近去年的2倍。(iStock圖片)
本港去年共錄15宗百日咳個案,而今年截至昨日已錄得共28宗病例,已接近去年的2倍。(iStock圖片)
衞生防護中心昨日(5月24日)發信全港私家醫生,指全球百日咳病例增加。(iStock圖片)
衞生防護中心昨日(5月24日)發信全港私家醫生,指全球百日咳病例增加。(iStock圖片)
百日咳在全球每3至5年會爆發一次,最近於歐洲、內地和菲律賓等地均有復發。(iStock圖片)
百日咳在全球每3至5年會爆發一次,最近於歐洲、內地和菲律賓等地均有復發。(iStock圖片)
患上百日咳初時可能沒有特別病徵。(iStock圖片)
患上百日咳初時可能沒有特別病徵。(iStock圖片)
但咳嗽情況會逐漸嚴重。(iStock圖片)
但咳嗽情況會逐漸嚴重。(iStock圖片)
最終可導致抽搐昏迷。(iStock圖片)
最終可導致抽搐昏迷。(iStock圖片)

 

內地百日咳個案 今年首3個月已近6萬宗

衞生防護中心在信件中提及,百日咳在全球每3至5年會爆發一次,最近於歐洲、內地和菲律賓等地均有復發,其中今年首季在歐洲錄得逾3.2萬宗個案,內地同期則錄5.9萬宗個案和13宗死亡個案。

甚麼是百日咳?百日咳有何症狀?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百日咳又名「雞咳」,患者初時可能沒有特別病徵,只會流鼻水、打噴嚏、輕微發燒和咳嗽。但咳嗽會日益嚴重和加劇,妨礙病人飲食和呼吸。如果病情較嚴重,細菌可能會令肺部受感染,嚴重者可導致抽搐及昏迷不醒。

百日咳的傳播途徑、潛伏期、治理方法:

  • 傳播途徑:百日咳可透過直接接觸病人的飛沫傳播。
  • 潛伏期:由4至21日不等,通常為7至10日。
  • 治理方法:服用抗生素能有效治療百日咳,如果病人出現長時間發燒和咳嗽,且在咳嗽時出現嚴重的氣喘情況,並持續至少2星期而無其他原因,應立即送院安排百日咳檢測及接受治療。

預防百日咳3大方法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要預防百日咳,主要有3大方法:

如何預防百日咳?
如何預防百日咳?
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
接種百日咳疫苗可以有效預防百日咳。疫苗能為兒童提供有效的保護,曾接種的百日咳患者病情會較輕微。
接種百日咳疫苗可以有效預防百日咳。疫苗能為兒童提供有效的保護,曾接種的百日咳患者病情會較輕微。
孕婦無論過往曾否接種百日咳疫苗或感染該病,建議在每次懷孕的妊娠第二或三期期間任何時間,接種一劑無細胞型百日咳疫苗,在懷孕35周前接種為佳。
孕婦無論過往曾否接種百日咳疫苗或感染該病,建議在每次懷孕的妊娠第二或三期期間任何時間,接種一劑無細胞型百日咳疫苗,在懷孕35周前接種為佳。
疫苗在孕婦體內產生的抗體能透過胎盤傳送給胎兒,為嬰兒在接種百日咳疫苗前提供直接保護,以預防感染百日咳。
疫苗在孕婦體內產生的抗體能透過胎盤傳送給胎兒,為嬰兒在接種百日咳疫苗前提供直接保護,以預防感染百日咳。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
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佩戴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佩戴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與99份清水混和)消毒,待15至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與99份清水混和)消毒,待15至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與49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15至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與49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15至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百日咳預防方法

1. 接種疫苗

  • 接種百日咳疫苗可以有效預防百日咳。疫苗能為兒童提供有效的保護,曾接種的百日咳患者病情會較輕微。
  • 孕婦無論過往曾否接種百日咳疫苗或感染該病,建議在每次懷孕的妊娠第二或三期期間任何時間,接種一劑無細胞型百日咳疫苗,在懷孕35周前接種為佳。疫苗在孕婦體內產生的抗體能透過胎盤傳送給胎兒,為嬰兒在接種百日咳疫苗前提供直接保護,以預防感染百日咳。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佩戴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3.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與99份清水混和)消毒,待15至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與49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15至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久咳有何紓緩方法?寒咳/熱咳/燥咳止咳強肺食物

註冊中醫師梁尹倩曾表示,感冒或流感過後持續咳嗽, 除了可能是餘邪未清,更多人是因為沒有戒口。她表示,咳嗽可以簡單分為風寒、風熱及風燥咳嗽3類。她提醒,要先辨清自己是哪一種咳嗽,進食合適的食物、戒吃相應的食物,才有助紓緩咳嗽症狀。

1. 寒咳(風寒)症狀+止咳食物⬇⬇⬇

風寒(寒咳)症狀+飲食宜忌
風寒(寒咳)症狀+飲食宜忌
風寒(寒咳) 症狀:喉嚨痕、痰色白、鼻塞、流鼻水
風寒(寒咳) 症狀:喉嚨痕、痰色白、鼻塞、流鼻水
風寒(寒咳) :宜吃辛溫散寒、宣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風寒(寒咳) :宜吃辛溫散寒、宣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風寒(寒咳) 宜吃食物例子:生薑
風寒(寒咳) 宜吃食物例子:生薑
風寒(寒咳) 宜吃食物例子:蔥白
風寒(寒咳) 宜吃食物例子:蔥白
風寒(寒咳) 宜吃食物例子:芫茜
風寒(寒咳) 宜吃食物例子:芫茜
風寒(寒咳) 宜吃食物例子:陳皮
風寒(寒咳) 宜吃食物例子:陳皮
風寒(寒咳) 宜吃食物例子:蒜頭
風寒(寒咳) 宜吃食物例子:蒜頭
風寒(寒咳) 宜吃食物例子:紫蘇葉
風寒(寒咳) 宜吃食物例子:紫蘇葉
風寒(寒咳) 忌吃食物:生冷寒涼、粘糯滋膩的食物
風寒(寒咳) 忌吃食物:生冷寒涼、粘糯滋膩的食物
風寒(寒咳) 忌吃食物例子:橙、香蕉、梨子、提子、馬蹄
風寒(寒咳) 忌吃食物例子:橙、香蕉、梨子、提子、馬蹄
風寒(寒咳) 忌吃食物例子:甲殼類海產
風寒(寒咳) 忌吃食物例子:甲殼類海產

 

寒咳症狀

  • 喉嚨痕
  • 痰色白
  • 鼻塞
  • 流鼻水

寒咳宜吃、忌吃甚麼?

  • 宜:辛溫散寒、宣肺化痰止咳的食物(例子:生薑、蔥白、芫茜、陳皮、蒜頭等)
  • 忌:生冷寒涼、粘糯滋膩的食物(例子:橙、香蕉、梨子、提子、馬蹄、甲殼類海產等)

 

2. 熱咳(風熱)症狀+止咳食物⬇⬇⬇

風熱(熱咳)症狀+飲食宜忌
風熱(熱咳)症狀+飲食宜忌
風熱(熱咳) 症狀:喉嚨乾痛、痰色/鼻涕色白黃、口渴
風熱(熱咳) 症狀:喉嚨乾痛、痰色/鼻涕色白黃、口渴
風熱(熱咳) 宜吃的食物:清熱瀉火、化痰止咳的食物
風熱(熱咳) 宜吃的食物:清熱瀉火、化痰止咳的食物
風熱(熱咳) 宜吃食物例子:羅漢果
風熱(熱咳) 宜吃食物例子:羅漢果
風熱(熱咳) 宜吃食物例子:無花果
風熱(熱咳) 宜吃食物例子:無花果
風熱(熱咳) 宜吃食物例子:白蘿蔔
風熱(熱咳) 宜吃食物例子:白蘿蔔
風熱(熱咳) 宜吃食物例子:梨子
風熱(熱咳) 宜吃食物例子:梨子
風熱(熱咳) 宜吃食物例子:菊花
風熱(熱咳) 宜吃食物例子:菊花
風熱(熱咳) 忌吃的食物:熱性上火、滋膩溫補的食物
風熱(熱咳) 忌吃的食物:熱性上火、滋膩溫補的食物
風熱(熱咳) 忌吃的食物例子:荔枝、龍眼、桃
風熱(熱咳) 忌吃的食物例子:荔枝、龍眼、桃
風熱(熱咳) 忌吃的食物例子:生薑、胡椒、人參、煎炸或辛辣食物
風熱(熱咳) 忌吃的食物例子:生薑、胡椒、人參、煎炸或辛辣食物

 

 

熱咳症狀

  • 喉嚨乾痛
  • 痰色/鼻涕色白
  • 口渴

熱咳宜吃、忌吃甚麼?

  • 宜:清熱瀉火、化痰止咳的食物(例子:羅漢果、無花果、白蘿蔔、梨子、菊花)
  • 忌:熱性上火、滋膩溫補的食物(例子:荔枝、龍眼、桃、生薑、胡椒、人參、煎炸或辛辣食物)

 

3. 燥咳(風燥)症狀+止咳食物⬇⬇⬇

風燥(燥咳)症狀+飲食宜忌
風燥(燥咳)症狀+飲食宜忌
風燥(燥咳) 症狀:喉嚨乾或痛、唇/鼻乾燥、無/少痰、痰有血絲、鼻塞
風燥(燥咳) 症狀:喉嚨乾或痛、唇/鼻乾燥、無/少痰、痰有血絲、鼻塞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養陰潤燥、生津止咳的食物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養陰潤燥、生津止咳的食物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例子:百合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例子:百合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例子:蜂蜜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例子:蜂蜜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例子:麥冬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例子:麥冬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例子:雪耳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例子:雪耳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例子:無花果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例子:無花果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例子:沙參
風燥(燥咳)宜吃的食物例子:沙參
風燥(燥咳)忌吃的食物:辛辣香燥、助火傷陰的食物
風燥(燥咳)忌吃的食物:辛辣香燥、助火傷陰的食物
風燥(燥咳)忌吃的食物例子:人參、生薑、堅果
風燥(燥咳)忌吃的食物例子:人參、生薑、堅果
風燥(燥咳)忌吃的食物例子:胡椒、煎炸或辛辣食物
風燥(燥咳)忌吃的食物例子:胡椒、煎炸或辛辣食物

 

 

燥咳症狀

  • 喉嚨乾或痛
  • 唇/鼻乾燥
  • 無痰/少痰、痰有血絲
  • 鼻塞

燥咳宜吃、忌吃甚麼?

  • 宜:養陰潤燥、生津止咳的食物(例子:百合、蜂蜜、麥冬、雪耳、雪耳、沙參)
  • 忌:辛辣香燥、助火傷陰的食物(例子:人參、生薑、堅果、胡椒、煎炸或辛辣食物)

 

延伸閱讀:咳嗽宜吃白米椰菜?中醫師推介30種止咳護肺食物

潤喉白色食材
潤喉白色食材
全穀雜糧類
全穀雜糧類
白米
白米

 

糙米
糙米
小麥
小麥
薏仁
薏仁
燕麥
燕麥
蔬菜類
蔬菜類
椰菜
椰菜
山藥(淮山)
山藥(淮山)
薯仔
薯仔
蓮藕
蓮藕
百合
百合
白蘿蔔
白蘿蔔
菇蕈類
菇蕈類
雪耳
雪耳
蘑菇
蘑菇
金針菇
金針菇
杏鮑菇
杏鮑菇
水果類
水果類
水梨
水梨
甘蔗
甘蔗
香蕉
香蕉
柚子
柚子
其他
其他
牛奶
牛奶
雞肉
雞肉
魚肉
魚肉
中藥材
中藥材
白高麗參
白高麗參
西洋參
西洋參
杏仁
杏仁
茯苓
茯苓
山藥(淮山)
山藥(淮山)
百合
百合
玉竹
玉竹
貝母
貝母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

相關文章:

感冒咳嗽|買錯陳皮理氣變破氣 中醫教4招揀靚陳皮 止咳化痰收鼻水

流感高峰期吃甚麼好?銀翹散/小柴胡湯/葛根湯有用?中醫解構功效推介食療

感冒咳嗽|40歲男呼吸道感染狂咳 求醫揭咳斷肋骨 推介30款止咳潤喉食物

傷風感冒丨天氣忽冷忽熱易感冒 中醫教做2動作通鼻塞 5秒內即見效

看痰液4種顏色自測健康 分辨感冒/血管/心肺問題 出現1顏色須求醫!

---

由即日起至5月27日,參加《星島申訴王》「港人置業意向」問卷調查,即有機會贏走香港迪士尼樂園門票2張或SMARTECH智能煮食鍋! https://bit.ly/3V7t3o7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