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症狀|19歲女咳嗽變肥 求醫揭卵巢癌4期 發現1徵兆時恐晚期 小心8大症狀

2024-05-22 00:00

卵巢癌症狀|19歲女咳嗽變肥 求醫揭卵巢癌4期 發現1徵兆時恐晚期 小心8大症狀
卵巢癌症狀|19歲女咳嗽變肥 求醫揭卵巢癌4期 發現1徵兆時恐晚期 小心8大症狀

若身形忽然出現劇變,切勿掉以輕心,因有可能是癌症警號。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19歲女大學生持續咳嗽並變胖,一求醫就確診卵巢癌4期。另有一名60歲卵巢癌患者,同樣曾出現腰圍變粗的情況。醫生警告,卵巢癌初期症狀不明顯,是「沉默的殺手」。當發現身體出現1種變化,恐怕已是晚期。

19歲女咳嗽變肥 求醫揭患卵巢癌4期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科主任醫生吳小華在節目《健康中國》分享2個病例。其中,一名19歲女學生寒假回家期間發現自己變胖,一星期後開始咳嗽,求醫時證實患上第4期卵巢癌。另外,有一名60歲退休女教師,則出現胃口變差,但腰圍卻變粗。她本以為自己只是發福,最後卻同樣確診了卵巢癌,腫瘤更已轉移到鎖骨上。

卵巢癌8大症狀 常腹脹是警號?⬇⬇⬇

卵巢癌症狀
卵巢癌症狀
持續及日益嚴重的胃痛
持續及日益嚴重的胃痛
持續及日益嚴重的消化不良
持續及日益嚴重的消化不良
腹部不適
腹部不適
肚脹
肚脹
小便頻密
小便頻密
大便困難
大便困難
性交時疼痛
性交時疼痛
腰背痛
腰背痛

 

吳小華醫生指出,這兩位女士患上的卵巢癌,是潛伏在女性身邊的「沉默的殺手」。因其初期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可能會出現胃口差、腹部脹痛、食慾不振、尿急尿頻等情況,患者往往會到消化內科或泌尿科求醫,不曾想到是罹癌徵兆。

卵巢癌病徵不明顯 80%患者到晚期才確診

卵巢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嗎?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卵巢癌是香港發病率第6高的女性癌症,一年新增約400宗病例,大部分患者年齡超過50歲。本港有統計數據顯示,約80%患者至晚期才確診,高達85%人會復發。

出現1種徵兆恐已屬晚期

本港醫管局指出,由於卵巢位於骨盆腔深處,早期病徵並不明顯,許多患者病發初期大多只覺得腹部不適,或誤以為自己胃痛或消化不良,因而耽誤診斷與治療,到腹部摸到明顯腫塊時往往已是癌症後期,因此死亡率偏高,在女性癌症當中排名第7。

吳小華醫生亦以3個「70%」來形容卵巢癌:70%患者在發現時已是晚期;70%患者即使在治療後,亦會在2年內復發;70%患者會在5年內去世。

7類人患卵巢癌風險高 從未生育人士要留意

根據醫管局資料,以下7類人士,罹患卵巢癌風險較高: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高危人士

 

 

卵巢癌7大高危因素

  1. 比一般女性較遲停經
  2. 從未生育
  3. 家族有人曾患卵巢癌(尤其是母親、姊妹、姑、姨)
  4. 體重超標,食用過多脂肪
  5. 有自然流產或不孕現象
  6. 曾罹患乳癌
  7. 停經後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超過5年

此外,在2014年,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科主任醫生吳小華及其團隊檢查了1000名卵巢癌患者,發現有近3成出現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變,意味著與遺傳相關。吳醫生建議,如有相關家族史,應及時進行基因檢測及預防治療,減低患病風險。他又提醒,從未生育、不育、進行荷爾蒙補充療法,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憑每年進行身體檢查,及早發現病情。

【同場加映】出現BRCA基因突變 卵巢癌風險高50%

BRCA基因與癌症
BRCA基因與癌症
主要指BRCA1及BRCA2兩個基因,分別指導BRCA1及BRCA2蛋白形成。
主要指BRCA1及BRCA2兩個基因,分別指導BRCA1及BRCA2蛋白形成。
這2種蛋白負責修復斷裂的DNA,具有腫瘤抑制功能。
這2種蛋白負責修復斷裂的DNA,具有腫瘤抑制功能。
一旦BRCA基因出現突變,便會成為遺傳性乳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及其他種類癌症的成因。
一旦BRCA基因出現突變,便會成為遺傳性乳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及其他種類癌症的成因。
有一類BRCA是遺傳而得的「生殖細胞基因突變(Germline mutations)」
有一類BRCA是遺傳而得的「生殖細胞基因突變(Germline mutations)」
患者全身所有細胞都帶有這種變異。有一半機率遺傳給下一代,不論男女都有機會遺傳。
患者全身所有細胞都帶有這種變異。有一半機率遺傳給下一代,不論男女都有機會遺傳。
另一類是後天出現的「體細胞基因突變(Somatic mutations)」
另一類是後天出現的「體細胞基因突變(Somatic mutations)」
是腫瘤出現自發性的基因變化,與遺傳性冇關係,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是腫瘤出現自發性的基因變化,與遺傳性冇關係,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帶有BRCA基因更易患癌?
帶有BRCA基因更易患癌?
患以下癌症的機率更高。
患以下癌症的機率更高。
卵巢癌
卵巢癌
風險較普通女性高50倍
風險較普通女性高50倍
乳癌
乳癌
風險比一般人高60倍
風險比一般人高60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
帶有BRCA基因變異的男性,比一般男性的風險高出4.5倍。
帶有BRCA基因變異的男性,比一般男性的風險高出4.5倍。
其他癌症
其他癌症

 

如何預防卵巢癌?5種人風險較低?

在日常生活如何預防卵巢癌?醫管局列出4大方法,有助減低風險;另指出,有5種人患上這種癌症機率較低。

4招預防卵巢癌
4招預防卵巢癌
飲食均衡,避免攝取過量脂肪
飲食均衡,避免攝取過量脂肪
保持適量運動
保持適量運動
保持情緒穩定
保持情緒穩定
長期卵巢功能失調的婦女 需積極接受治療
長期卵巢功能失調的婦女 需積極接受治療
曾懷孕、餵哺母乳等5種女性風險較低
曾懷孕、餵哺母乳等5種女性風險較低

 

 

4招減低患卵巢癌風險:

  • 飲食要均衡、避免日常飲食攝取過量脂肪
  • 保持適量運動
  • 保持情緒穩定,注意抒緩精神壓力
  • 長期卵巢功能失調的婦女,須積極接受治療

5類人患卵巢癌風險較低:

  • 服用口服避孕藥超過5年
  • 懷孕最少一次
  • 以母乳餵哺嬰兒
  • 曾接受輸卵結紮手術
  • 曾接受子宮頸切除手術

延伸閱讀:自測癌症10大先兆 醫生教分辨胃癌/腸癌/乳癌/胰臟癌

癌症10大先兆
癌症10大先兆
摸到身體不明腫塊
摸到身體不明腫塊
硬塊3大特徵
硬塊3大特徵
可能出現的癌症
可能出現的癌症
口腔潰瘍久未癒合
口腔潰瘍久未癒合
久咳超過2星期或聲音沙啞
久咳超過2星期或聲音沙啞
 身體出現異常出血
身體出現異常出血
出血例子
出血例子
排尿或排便習慣改變
排尿或排便習慣改變
 吞嚥困難或消化不良加劇
吞嚥困難或消化不良加劇
痣或疣的顏色、大小、形狀變化
痣或疣的顏色、大小、形狀變化
原因不明的疼痛
原因不明的疼痛
髖關節疼痛確診為乳癌
髖關節疼痛確診為乳癌
腰痛確診為惡性腎臟癌
腰痛確診為惡性腎臟癌
體重不明原因減輕
體重不明原因減輕
可能患上的癌症
可能患上的癌症
 原因不明的發燒
原因不明的發燒

 

 

延伸閱讀:研究18年證實 9類食物可防癌減死亡率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研究追蹤18年, 發現有9種食物有效預防癌症、心臟病, 降低死亡率。
研究追蹤18年, 發現有9種食物有效預防癌症、心臟病, 降低死亡率。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富含omega-3的海魚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富含omega-3的海魚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淡水魚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淡水魚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蝦、蟹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蝦、蟹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蔬菜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蔬菜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海帶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海帶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蘑菇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蘑菇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水果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水果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牛奶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牛奶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茶類
防癌減死亡率食物 茶類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香港醫管局

---

相關文章:

女子尿頻揭腫瘤15cm大 確診癌症致命率高 出現腹脹8症狀須求醫

卵巢癌|前AV女優麻美由真25歲患癌 抗癌10年切子宮無法生育成遺憾 附症狀

港婦大便稀爛腹脹疑患卵巢癌 服中藥1個月癌指數下降(附抗癌食療)

免費癌症基因檢測!更精準驗出胰臟癌/前列腺癌6大癌症 41歲港婦及時發現乳癌康復

全球年輕癌症患者急增8成!醫生揭7大元兇 常喝1飲品每天增18%風險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