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腳|下雨穿拖鞋雨靴就最好? 醫生教4招避免香港腳灰甲

2022-08-25 00:00

下雨天穿拖鞋、雨靴也會導致香港腳、灰甲問題出現?
下雨天穿拖鞋、雨靴也會導致香港腳、灰甲問題出現?

下雨天易有香港腳?穿拖鞋、雨靴、涼鞋外出就萬無一失?鞋襪全濕,長時間「罨住」雙腳,又有何問題?皮膚科專科醫生胡惠福接受本網訪問時指,部份鞋款雖然防水,但亦有機會引發「香港腳」。讓雨水「罨住」雙腳,更可能會出現「灰甲」問題。他教4招避免「香港腳」及「灰甲」,並分享日常護足貼士。

1. 弄濕鞋襪,長時間「罨住」有何影響?

胡醫生指,弄濕鞋子,雙腳侷促,持續長時間的話容易滋生真菌,繼而引發 「甲癬」(灰甲)及「足癬」 (香港腳) 問題。如何分辨兩者症狀?他解釋如下:

香港腳:

  • 腳部痕癢
  • 腳臭/有異味
  • 腳板有廣泛的厚皮屑及有機會紅腫
  • 腳部出現令人疼痛的水泡
  • 第3、4隻腳趾縫隙之間,痕癢、紅腫、有紅斑和脫皮情況,甚至因出現裂紋而疼痛。
  • 若腳部潰爛、出現較大損傷,有機會出現繼發性細菌感染。

灰甲:

  • 又稱「甲癬」,即指甲、腳趾甲、甲牀部位受真菌感染。
  • 感染初期,指甲、腳趾甲會呈灰、啡、黃、白等顏色,並會變厚、易碎,以及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等。
  • 嚴重起來,可致指甲、腳趾甲變形,以及甲牀分離脫落,甚至出現疼痛等症狀。

2. 穿拖鞋、雨靴、涼鞋就沒問題?

拖鞋、涼鞋、防水膠鞋:

胡醫生指,下雨天穿著以上3類鞋較為通爽,但若被街上骯髒的水濺濕,雙腳可能受真菌感染,並引發「香港腳」。遇有傷口,則更易受感染。另外,膠鞋有機會致敏。部份人屬敏感體質,可能對膠鞋某些成分有過敏反應,引發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皮膚或出現紅腫、痕癢等症狀。

雨靴:

不想接觸污水,穿雨靴是上策?胡醫生表示,不想弄濕雙腳,下雨天宜穿雨靴,但要留意3大要點,以免引發「香港腳」:

  • 避免穿長靴,宜穿較寬鬆的中短筒雨靴
  • 穿著雨靴前,宜先穿襪子
  • 進入室內,宜換上通爽的鞋子,不宜繼續穿雨靴,因穿著一整天,易令雙腳潮濕、侷促,並引發「香港腳」。

若感到痕癢不適,可怎麼紓緩?胡醫生表示,若出現「香港腳」症狀,譬如雙腳痕癢、脫皮、有紅斑等,建議求醫。醫生會按需要處方外用抗真菌藥膏,病情嚴重時可能需用口服抗真菌藥物控制病情。

3. 雙腳、鞋襪全濕掉,該怎樣做?

雙腳弄濕:

  • 立即脫掉鞋襪,抹乾或用風筒吹乾雙腳。若已帶備拖鞋,宜換上,以令雙腳透氣、保持乾爽。
  • 在下雨天,宜帶備多一雙襪子作替換。

鞋子濕透:

  • 放在通風的地方風乾,或用風筒吹乾,可把一些報紙、廢紙塞進鞋子裡吸水,令其更快變乾。
  • 若未能即時換鞋,或車程較長,可先用紙巾印乾雙腳,另放紙巾到鞋子內吸水。

日常護理貼士

除了下雨天,平日也要留意腳部健康。護足方面,胡醫生建議如下:

  • 洗澡後,徹底抹乾雙腳,尤其腳趾縫隙
  • 勿每天穿著同一雙鞋子,積聚濕氣;回家後,宜把鞋子置於通風處,使之乾透。
  • 宜穿著透氣、通爽而又舒適的鞋子
  • 宜穿著棉質、透氣並可吸濕的襪子,保持乾爽。若比較多汗,則宜勤換襪子。
  • 接觸雨水後,要清潔並徹底抹乾雙腳
  • 避免在公眾場所(例如泳池)赤腳走路,尤其當腳部有傷口。
  • 多汗者可使用止汗劑,若情況嚴重,則可考慮用離子導入等技術,阻塞汗腺分泌,減少汗水及雙腳潮濕的問題。

記者:Nicole

想知更多健康資訊 請到WeCare Health專頁瀏覽 
www.facebook.com/wecarehealthhk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