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健園|視網膜圖像分析 早察長新冠風險 防腦部後遺症
2022-04-04 00:00
眼睛不僅是靈魂之窗,更是揭示整體健康奧秘的大門,因視網膜的血管與大腦相連,故通過觀察及分析視網膜血管特徵,便能了解罹患多種血液循環系統和相關器官疾病的風險。 今期中大醫學院專家,剖析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方法,並細談如何有效偵測新冠病毒感染引致的認知障礙相關後遺症。
分析多種慢性病機率
徐教授解釋:「為了應付慢性疾病給當前醫療系統帶來的挑戰,我們開發了一套基於人工智能方法進行的視網膜照片自動分析技術,作為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工具。由於視網膜包含大量血管,並與大腦具有相似的胚胎起源,因此視網膜血管能反映許多腦血管的病理變化,而通過眼底血管的圖像,便可分析腦血管的狀態,了解患病的可能。」
徐教授表示,單以肉眼的方法去觀察俗稱「眼底相」的視網膜圖像,做法太過粗糙不夠詳細,會錯過很多有用的訊息,難以找出微細的分別,幸好現代科技先進,只要通過雲端計算平台進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便可從血管相關的特徵如分支程度、對稱度、彎曲率、堵塞程度,以及出血情況和分泌物等大量資料,分析各類型疾病的風險,其準確度更超過九成。「我們從視網膜圖像得到的資訊,除可檢測白質病變的風險,就連腦內發生問題的位置,也能準確測出。」
過程簡單別具效益
正因如此,徐教授特別推崇屬於數碼醫療的視網膜圖像分析方法,它不但非入侵性,而且幾乎所有人均能採用,不似腦磁共振,須經專業人員進行,且有不適用於裝置心臟起搏器人士的局限。徐教授說:「視網膜圖像分析技術已日趨普及,非但不用在醫院進行,一般社區醫療保健人員或視光師也能辦到。」
應對新冠後遺症
值得一提是,視網膜圖像分析除可找出各類型慢性疾病的風險,在應對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上,也能提供協助。徐教授說:「隨着新冠病毒感染個案大幅增長,科學研究已開始探討新冠後遺症的長期影響。最近科學期刊《Nature》發表一項關於新冠患者重複測量腦磁共振掃描的研究,發現輕症新冠患者的腦內結構明顯改變,甚至出現輕微的腦部萎縮,而重複測量時間相距只有平均一百四十一天。」徐教授指此種情況,通常只在認知障礙病人身上出現,現在於新冠輕症康復者身上發生,情況教人擔憂,故希望藉視網膜圖像分析,在未出現腦霧、抑鬱或認知障礙等新冠後遺症前,已可避免腦部結構受損。「香港今天已有過百萬陽性病例,其誘發的後遺症風險,對醫療體系定必構成沉重負擔。由於視網膜圖像分析過程簡便快捷,適合廣泛應用,我們希望及早在社區進行此項檢測,及早干預,令出現新冠後遺症的機會盡量減低。」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