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診療所|開關外遊 穴按防機艙症候群 配方沖劑抗病毒調理腸胃
自政府實施「0+3」入境政策,市民紛紛定下旅遊大計,準備隨時動身。雖然出門樂趣滿滿,但大眾久未遠遊,或已忘卻旅程中各種染病風險,正所謂有備無患,張勇醫師特別預備了「開關」防病錦囊,協助解決由機艙以至途上遇到的各種不適症狀,好讓大家安心出門。提防機艙症候群「0+3」政策下,大眾外遊意欲即時大增,身邊友好早已準備就緒,迎接久違的外遊行程,只是出門除要計畫行程,身處異地,更要預防各種身體不適症狀,好像踏上飛機一刻,已有機會遇上機艙症候群。張勇醫師說:「乘搭長途機,有機會因久坐不動而出現深層靜脈血管栓塞情況,當回流心臟的血液緩慢,便有機會形成血塊,此時除可令小腿形成腫脹,情況嚴重時,甚至有機會出現呼吸
2022-10-10 00:00:00減肥|研究指食牛油果可減肚腩 男女功效大不同 營養師教消脂食法
2022-11-09 00:00:00減肥|兩基因令人食極唔肥 靠3招一樣可打造後天易瘦體質 自動減肥
2022-10-14 00:00:00青光眼|中年起易有青光眼 7大習慣易誘發 飲太多水都出事?
2022-11-02 00:00:00燒烤清熱氣|燒烤必飲兩款防爆瘡清熱下火茶 勿飲5大易傷身涼茶 (附製法)
2022-10-31 00:00:00更多
防癌食物|1款香料抗癌防腦退化 醫生教1食法功效增200倍+防14種病
有1種天然香料可抗癌,預防腦退化!這種香料呈深橙色,印度醫學和中醫學均證實,它有抗發炎、抗氧化、止痛、膽固醇等功效。有醫生指出,有1種食法可有效增加吸收率達200倍,並可預防14種疾病或健康問題。防癌食物|1款香料抗癌防腦退化 薑黃VS薑功效大不家醫科醫生李思賢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薑黃與薑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兩者雖然外型和味道相似,但功效卻不一樣。薑黃切開後呈深橘黃色,且略帶苦味,主要在印度和東南亞料理中作為香料成分。在印度醫學和中醫學方面,薑黃功效如下:
2023-06-07 00:00:00防蚊方法|被蚊咬頭痛出血恐致命 全球50%人易中招3地區高危 7招防蚊防登革熱
天氣轉熱進入雨季,大家必須提高警覺,防蚊工作不能鬆懈。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估計,全球約一半人口存有感染登革熱的風險,每年有約一億至四億人感染登革熱。防蚊方法|雨季被蚊咬恐感染登革熱 全球一半人風險高登革熱由蚊傳播,流行於一百多個國家,常見於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地區,感染高峰期多處於雨季或雨季後,當我們被帶有登革熱病毒的病媒蚊叮咬,便有可能受病毒感染。由於市民多於夏日季節外出進行戶外活動,加上全球通關,不少港人蜂擁到外地旅遊,當中亞熱帶或鄰近的東南亞地區皆是熱門地區,所以都有一定風險患上登革熱。 甚麼是登革熱?
2023-06-07 00:00:00降膽固醇食物|吃茄子士多啤梨可降膽固醇? 哈佛證實11種食物防中風糖尿心臟病
吃士多啤梨可以降膽固醇?哈佛醫學院早前公布11種有助降低膽固醇的食物,當中包括茄子及士多啤梨。哈佛醫學院表示,這些食物會以不同形式阻止身體吸收膽固醇或將其加速排出體外,減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預防中風、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降膽固醇食物|哈佛證實11種食物可降膽固醇 茄子士多啤梨上榜哈佛醫學院曾於2021年公布11種可降低體內膽固醇的食物,防止血管閉塞。降膽固醇食物|哈佛公布第1至第6種降膽固醇食物 降膽固醇食物
2023-06-07 00:00:00廚房抹布含9億細菌比馬桶更髒 忽略4件事恐腎衰竭 2招減風險
廚房抹布竟然比馬桶更髒?英國曾有研究發現,廚房抹布含有近9億個細菌,含菌量遠超馬桶。有專家指,廚房抹布容易滋生病菌全因4大因素,如果忽略可能會導致腎衰竭,並教導2招減低感染風險。抹布細菌|抹布含9億細菌 4大因素易滋生病菌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接受台媒訪問時表示,廚房抹布其實比廁所馬桶更髒,經常帶有不同細菌,例如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李斯特菌等,可能會引發腹瀉、嘔吐等食物中毒症狀。譚敦慈又指,有英國研究曾發現,廚房抹布的含菌量驚人,被錄得每平方厘米含有8.75億個細菌,遠超含有3千萬個細菌的廁所馬桶。
2023-06-07 00:00:00心臟衰竭為頭號致命殺手!起床覺累恐是先兆 醫生教分症狀+推介3食物逆轉
起床後仍感到疲累,可能是心臟出問題!據世衛資料,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頭號致命殺手,死亡率超越癌症。有醫生表示,心臟衰竭分為4個等級,容易疲累是先兆之一,若繼續惡化可致命,有3類人風險較高。醫生推介3類食物,有助預防及逆轉心臟問題,不妨多吃。心臟衰竭|心臟衰竭分4大等級 起床感疲累恐先兆心臟內科醫生陳冠任在節目《下班經濟學》中表示,心臟衰竭是最嚴重的心臟疾病,指心臟無法正常運作,導致血液不能供應到全身器官,肢體無力、肝臟無法排毒,甚至腦功能衰竭等問題。陳冠任醫生又指,目前仍未有可以治癒心臟衰竭的技術,因此除非進行心臟移植,否則一旦心臟損壞而未有及時治療,最終只會導致死亡。陳冠任醫生又指,心臟衰竭可分
2023-06-06 00:00:00凍齡餐單|54歲王菲牛奶肌凍齡秘訣 靠1款湯1周瘦5kg 營養師揭不老餐單
樂壇天后王菲今年已經54歲,雖已為兩孩之母,但仍仙氣十足,皮膚細膩光滑,氣質高雅。到底王菲是怎麼保持牛奶肌,成功凍齡?營養師高敏敏拆解王菲不老秘訣,指其常喝1款湯水養顏瘦身,一星期瘦5kg!她又教煮王菲的養顏瘦身湯水,分享食譜並分析其養生飲食及生活習慣,建議多吃4類食物。點擊圖片睇樂壇天后王菲靚相:
2023-06-06 00:00:00雪卵雪精|每6對夫婦1對不育 50歲婦雪卵成功產子 醫生解構3大治療方法
近年港人結婚及生育年齡推遲。2021年初次生育的平均年齡突破32歲,較30年前延後了近7歲。有生殖醫學專家發現,因為不育而求診的夫婦人數正日趨上升。現時香港每六對夫婦就有一對不育,大眾對卵子精子冷凍保存需求大增。凍卵升幅高達140%,雪精也增幅近三成,正反映港人尋求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需求大增,近年就有一位近50歲女士成功誕下試管嬰兒。 點擊圖片了解雪卵採卵手術過程:
2023-06-06 00:00:00芒種節氣湯水|濕熱易中暑患濕疹皮膚炎 芒種忌吃3類食物 中醫推介14款健脾袪濕湯水食材
芒種是甚麼?養生宜吃冬瓜、薏米?今日(6月6日)是廿四節氣的「芒種」,字面意思是種有芒的農作物,例如稻、黍、稷。芒種天氣漸熱、雨水漸多,註冊中醫師張玉珊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芒種濕熱天氣易損脾胃,引發濕疹、皮膚炎等問題。張醫師講解芒種養生飲食宜忌,並推介10種食物、4款湯水茶飲,有助健脾袪濕,紓緩各種不適症狀。芒種節氣養生|芒種濕熱多雨 易中暑濕疹爆發註冊中醫師張玉珊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芒種氣候有2大特點,並容易引發9大常見健康問題。甚麼是芒種?
2023-06-06 00:00:00不放屁等於腸胃好?恐腫瘤作怪!醫生揭3大後果+教自測症狀
不放屁真的代表腸胃好?幾天不放屁後果可能很嚴重?有重症科醫生指,曾有病人發現自己整個星期沒放屁,但這未必是好事,因可能是患了3大腸道疾病,甚至是腫瘤所致。若伴隨9大相關症狀,則要求醫檢查。不放屁原因|不放屁即腸胃好?醫生揭正常放屁次數屁量每天放屁多少次為之正常?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表示,放屁次數、放屁量會因應個人差異、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
2023-06-05 00:00:00荔枝功效|夏天吃荔枝可以通便護血管? 專家揭4大好處+最佳食用份量
夏天是荔枝盛產的季節,香甜多汁讓不少老饕都難以抗拒,但關於荔枝的好處與禁忌你了解多少?高齡醫學內科醫師傅裕翔表示,荔枝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鉀,能夠幫助調節血壓和心跳,保護心血管健康;其它還有升免疫力、改善睡眠、促進消化等好處。不過,營養師高敏敏提醒,荔枝屬於高GI食物,食用時要注意「3不原則」,包括不要空腹吃、不要一次吃過量、不要吃沒熟的。醫師傅裕翔在臉書專頁分享荔枝的4大好處。首先是提升免疫力,他表示,荔枝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這種抗氧化劑,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抵抗疾病。其次是改善睡眠,由於荔枝含有鎂等助眠物質,能夠幫助放鬆身體,改善睡眠品質。【同場加映】 12種食物有助排毒護肝
2023-06-05 00:00:00夏天飲清水不是最解渴!實測13款飲品補水效果排名 清水只排第10
夏日補水解渴只能飲清水?英國一項研究指,雖然喝清水能幫助解渴,但其補水效果卻不是最好,在13款飲品中只排第10。研究又指,有2款飲品容易導致脫水中暑,因此應減少飲用。解渴飲品|研究實測13款飲品補水效果 清水只排第10位綜合外媒報道,英國聖安德魯斯醫學院(University of St Andrews)早前進行研究,比較不同飲品「水合反應」的時長和效果。結果發現,雖然清水可為身體補充水分,但不能令身體長時間鎖水。反而含有糖分、脂肪或蛋白質的飲品減慢排走胃液的速度,令身體有較長時間進行水合反應,保持水分,不易流失。該研究測試了13款常見飲品,分析飲用後4小時內補水量的變化,並為其補水效果進行排
2023-06-05 00:00:00乾貨保存|蓮子雪耳放雪櫃都致癌?18種乾貨風險高 保存忽略3點易中招
蓮子和雪耳若保存不當,容易變致癌食物,毒性甚至比砒霜更高。有中醫師指出,家中常見的乾貨食材,保存時忽略3點容易增加致癌風險。其中有18種乾貨被檢測出毒性較高。乾貨保存|蓮子雪耳放雪櫃都致癌?比砒霜毒68倍?中醫師黃獻銘在台灣節目《健康2.0》中表示, 大部分家庭中的常見食材如蓮子、淮山(山藥)、雪耳和杞子等,由於本身含有水份,如果直接放入雪櫃保存,容易滋生黃曲霉毒素或導致發霉。根據深圳市衞生健康委員會指出,黃曲霉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只要攝取1毫克就已經會有致癌風險。黃醫師引述台灣衛生福利部的資料,列出18種
2023-06-05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