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拍摄与光学现象 透镜、对焦、观景窗、五棱镜、感光元件、光电效应|STEM教室

2024-08-28 14:00

「每张都罕有 拍下过记住过好过拥有」——陈奕迅的〈沙龙〉唱出不少关于相机与摄影的专有名词,例如「对焦」、「光圈」、「菲林」等等。相信大家都经常听到这些词语,但当手机拍摄已变得流行,而自动对焦等技术普遍,大家有想过你每次「举机」运用上哪些技术?就让我们趁着之前学习过光学现象,今次继续以光为主题,探讨相机与影像的相关原理吧!

相关文章:剖析光学现象 光的不同原理 光綫 、光科技、光波 、光子、量子力学 |STEM教室

基本认知:相机的结构

现今相机款式五花八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而且配件繁多,要掌握相机的所有功能并不容易。这里,我们就以最常见的单眼/单镜反光相机(又称单反相机)入手,先来拆解相机的内部结构。

单眼/单镜反光相机(又称单反相机)
单眼/单镜反光相机(又称单反相机)
单反相机内部结构
单反相机内部结构
(图一)单反相机的内部结构(从侧面观看)。
(图一)单反相机的内部结构(从侧面观看)。

当外来光由图一的左方进入后,会经过一系列透镜(1)→再经由一面镜子(2)把光反射上→去穿过对焦屏(5)与聚焦透镜(6)→光会经由五棱镜(7)到达观景窗(8),这样我们的眼睛就能看到相机看到的影像。

当我们确定要拍摄时,只须按下快门按钮,镜子就会摆向上,光綫就能向前走,并在 快门帘(3)打开的一瞬间抵达在其后的感光元件(4),一张相片就已拍下。

图一的结构只是一部单反相机的基本结构,现时的电子相机还会有一些如自动对焦及自动曝光的组件。接着,就让我们深入解构上述配件,了解一部相机如何制作影像吧!

解构配件:透镜与对焦

→透镜公式

我们于上一期了解过甚么是折射,亦即是当光由一个介质到达另一介质时,因为物料结构的不同而令光綫的速度与方向都出现改变。然而,我们观察一个物件时,并不只有一条光綫进入我们的视綫,而是有很多光綫从不同角度走来的。透镜就是把这些不同角度而来的光綫聚焦到一个平面上;换句话说,在这个平面上,我们会看到一个清晰的影像。数学上,我们能够以透镜公式来找到这个聚焦点在哪里;设定物件与透镜的距离为u,影像与透镜的距离为v,透镜公式便指出:

f为透镜的焦距,即是假设光以平行綫的光束(或是在很远的地方)到达透镜时,焦点与透镜的距离,而焦距是取决于透镜自身的特性,如物料、形状、厚度等。

焦距是取决于透镜自身的特性,如物料、形状、厚度等
焦距是取决于透镜自身的特性,如物料、形状、厚度等
(图二)透镜公式示意图。左方向上箭嘴(AB)的光綫穿过透镜(O为其中心) 后,在右方向下箭嘴CD处形成影像。ho和hi分别是物件与其影像的大小,两者的比例会因u和v的比例而改变。
(图二)透镜公式示意图。左方向上箭嘴(AB)的光綫穿过透镜(O为其中心) 后,在右方向下箭嘴CD处形成影像。ho和hi分别是物件与其影像的大小,两者的比例会因u和v的比例而改变。

从图二,我们可以看到物件及影像与透镜的距离,如何决定影像的大小。我们定义放大倍数M为hi/ho = v/u;在相机里,v大约为透镜至感光元件的距离,因此,当我们选择了合适的镜头并设定了焦距后,我们就可以得出u,并因而得知放大率。

焦距是相机镜头一定会标示的规格之一,不少相机镜头都能调校焦距。图中镜头的焦距为55mm–250mm,数字愈大代表放大能力愈强,即是能够把很远的地方拉到眼前,可是这亦代表拍摄范围变窄。因此,假若我们想要拍摄范围大的建筑物,通常会使用焦距较小的镜头;若想记录远处一些小物件的细节, 则可以扭动变焦环,把焦距调高。
焦距是相机镜头一定会标示的规格之一,不少相机镜头都能调校焦距。图中镜头的焦距为55mm–250mm,数字愈大代表放大能力愈强,即是能够把很远的地方拉到眼前,可是这亦代表拍摄范围变窄。因此,假若我们想要拍摄范围大的建筑物,通常会使用焦距较小的镜头;若想记录远处一些小物件的细节, 则可以扭动变焦环,把焦距调高。
不同镜头的焦距比较
不同镜头的焦距比较

→对焦与光圈

设定了焦距后,我们还要调整对焦范围,亦即所谓的景深。拍摄近距离的物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该物件,我们会把背景变得模糊,这就是浅景深;反之,拍摄远距离的东西,则通常使用景深较深的焦距范围。要调整景深,我们可以改变光圈数值。光圈决定镜头孔径的大小,大的光圈代表更多光能够进入镜头里,同时会令对焦范围变小,反之亦然。购买镜头时,通常一个数字会出现(F/#,#为数字,见图四),这数字称作F值(又名焦比,是焦距与孔径大小之比),由于F值与光圈成反比,因此F值愈大,其实代表光圈愈小;光量变少,同时景深变深。

(图四)这款镜头既可调整焦距,亦可调整F值。拍摄远距离物件时,我们须设定大焦距,这亦要求F值变大,却会令较少光綫能进入相机, 因此我们需要增加快门时间,又或是提升ISO(感光度),但杂讯亦会增多。
(图四)这款镜头既可调整焦距,亦可调整F值。拍摄远距离物件时,我们须设定大焦距,这亦要求F值变大,却会令较少光綫能进入相机, 因此我们需要增加快门时间,又或是提升ISO(感光度),但杂讯亦会增多。

观景窗与五棱镜

按下快门之前,我们会先从观景窗看看即将拍下的影像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当光綫打到镜子时,反射会使光走向上;穿过聚焦透镜时,焦距会稍为改变,从而令光能在到达观景窗以至我们的眼睛时,形成清晰的影像。

为了令影像由垂直向上变为水平进入视觉,同时不会令影像倒转,便须运用五棱镜。五棱镜是一块五角柱体的玻璃,然而入射的光綫在五棱镜中反射时,由于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不能出现全内反射,因此需要在这些反射的表面镀上反射镜面。另外,由于透镜同时会构成左右反转,因此单反相机内的五棱镜会变成「屋顶形」设计,令影像重新反转成正常方向。

观景窗
观景窗
(图五)单反相机的屋顶形五棱镜,能够把光綫由垂直变成水平,影像不会上下倒转,但会左右反转回正常的模样。
(图五)单反相机的屋顶形五棱镜,能够把光綫由垂直变成水平,影像不会上下倒转,但会左右反转回正常的模样。

感光元件与光电效应

当我们从观景窗中确定要拍下的影像后,就可按下快门。此时,镜子会转向上,光綫就不能打到它再反射上去。因此,观景窗会变成漆黑一片,而光綫在相机里会继续直綫前行;同一时间,快门帘会打开。这一连串的机械移动,就是拍照时「咔嚓」声的由来,光就会抵达感光元件。旧式相机会利用胶卷底片(即菲林)来收集光綫,现时的相机则会用上感光耦合元件(CCD),其运作原理与上期提到的光电效应有关。光电效应是指光抵达物料时,若符合能量需求,就能刺激物料释出电子,产生电流。

那么,我们应该选用甚么物料呢?这就须要认识一下半导体。

→半导体:储存光电子

我们知道金属能够导电,绝缘体则不能,而半导体就介乎两者之间,只要有一定能量输入,其电子就能被刺激至高能量状态,能够较自由地移动。当这些带负极的电子离 开原本中性的原子时,留下来的空位会被称为带正极的「电洞」或「电子孔」,我们能够通过掺杂不同物料来制造较多自由电子的n型半导体,或是较多「电洞」的p型半导体。之后,若我们如图六所示建构一个金氧半电容(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MOS) capacitor, M是金属,O是氧化物,S是半导体),就能把光子激活了的光电子储存起来。

(图六)金氧半电容。顶层( 红色)为多晶矽(polysilicon)或金属,作为能够导电的闸极;下一层(天蓝色)为绝缘的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隔绝光电子走到金属之外的电路;下面的两层则分别为n型和p型半导体。当我们在顶部的导电层驳上正极,这些位置能够释放光电子;而驳到负极的位置则会形成电荷屏障,从而困住中间的光电子。
(图六)金氧半电容。顶层( 红色)为多晶矽(polysilicon)或金属,作为能够导电的闸极;下一层(天蓝色)为绝缘的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隔绝光电子走到金属之外的电路;下面的两层则分别为n型和p型半导体。当我们在顶部的导电层驳上正极,这些位置能够释放光电子;而驳到负极的位置则会形成电荷屏障,从而困住中间的光电子。

补充资料

像素与相片质素

图六的结构是一个CCD的基本构成部分,代表了一个像素。当我们在闸极处按序施加正负极,就能把电荷传送到下一个MOS电容中。试想像一个二维电容阵列:电荷先由「纵向输送带」运送到阵列的其中一边,然后再由「横向输送带」把该像素所收集到的电荷送到一个收集器;接着,这个收集器就会把电荷 「翻译」成电压,再将此信号放大及电子化,我们就能把每个像素的光资讯投放在屏幕上显示。

CMOS运行较快速

除了CCD,另一款愈来愈流行的感光元件是CMOS(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其原理与CCD相似,但不同的是,在每个像素里先把电荷转化为电压以及放大信号,然后再逐行接收信号(CCD设计是逐个像素收集光电子信号),因此CMOS的运行速度会较快。

随着近年CMOS的杂讯干扰问题得以改善,愈来愈多高解析度相机都选择以其作为感光元件。

感光元件影响相片质素
感光元件影响相片质素

现今半导体技术以及成像技术已趋成熟,在可见的未来,相机的速度及拍摄出来的画质预期可持续进步,而款式将会愈来愈轻巧,甚至与智能手机结合,在小小的手机里拍到如相机质素的相片。

大家下次拿起相机或手机,不妨欣赏背后复杂的光学科技应用吧!

Canon公司的CMOS感光元件
Canon公司的CMOS感光元件
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比较(DCFever图片)
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比较(DCFever图片)

文:刘心、星岛中学学生报《S-FILE》编辑部;图:星岛图片库、维基百科、Olympus Life Science、DCFever、网上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