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武侠英雄 深藏身与名 还是等待下一次使命?|专题故事

2024-08-09 14:00

武侠小说曾在香港盛极一时,至今仍不少作品被翻拍成影视作品,或模仿他们写小说,相信同学都有所接触。西方的英雄漫画和电影更是众所周知,这些故事都有被称为「英雄」的人物,坚强、舍生取义、惩恶扬善等都可以用来形容他们,如《射雕英雄传》郭靖的敦厚、《变形金钢》柯博文的重情义。但中西故事的内容有很大差异,可从当中体现的武侠精神和英雄主义看出两者的分别。

小人物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

武侠故事的主要背景在「江湖」,或许并不指涉任何现实的地方,它可以是作者的理想世界,那里有正义的侠客为平民百姓解决疑难,由一班勇士守护家园。

自唐传奇开始,侠客故事没有宏大的世界观,每个平凡人遇到不公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侠客,改变事情发展和保护身边的人,渐渐演变成可通过修行成为身怀武艺的非凡人。例如金庸《神雕侠侣》的杨过,他原本只是顽皮的普通小男孩,长大后练成武功行侠仗义,救出被李莫愁掳走的婴儿郭襄,并交还给郭氏。

杨过靠自己能力习武修练,以一己的力量保护他人,知恩图报不忘本,尽现武侠精神。在武侠故事里,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能力解决不公义的事,成为自己的「英雄」。

上图为2006年的内地电视剧《神雕侠侣》的剧照,图中角色分别为杨过(左)和小龙女(右)。
上图为2006年的内地电视剧《神雕侠侣》的剧照,图中角色分别为杨过(左)和小龙女(右)。

延伸阅读:少林武学 源远流长|公民学堂

大英雄救世 跟随坏角色步伐

西方英雄系列故事的主角亦有普通市民,因为偶然一些机遇让他们接触超现实的职业和世界,成为普罗大众都爱戴的人。英雄人物有不同超能力,如神奇先生身体具弹性、隐形女侠能够隐形、闪电侠奔跑神速等。主人公必须有超能力才可以救人救世,所有人都要依靠英雄战胜黑暗势力。而且坏角色在哪里,英雄就会出现在哪里,形成特定故事模式。例如拥有蜘蛛感知能力的蜘蛛侠战胜绿恶魔,制止他在城市大肆破坏;注入血清改造的超级战士美国队长阻止红骷髅用「宇宙魔方」统治世界。

这些英雄的能力强得可以对抗宇宙外星势力,影响力达至全球性。相比起东方武侠人物,西方英雄似乎更超群绝伦。反派势力往往诡计多端,务求得到双方都追求的宝物来统治世界,扩大势力到整个宇宙。那么正派人物就得推翻反派角色的所作所为,甚至与反派战斗,阻止他们达到目的,可见正派英雄人物具革命性的英雄主义。

英雄有着宏大的世界观,高举颠覆黑暗势力或政权的旗帜,平凡人如大家一般都不能成为自己的「英雄」;比较武侠,虽然也有反派,但整体故事并非主力推「救世」,而是从个人做起,乃至救国救人,更强调的是每个人内心的正邪之念。

西方英雄系列故事以漫威宇宙最为人知,光是相关电影目前就已经出了32部。
西方英雄系列故事以漫威宇宙最为人知,光是相关电影目前就已经出了32部。
上图为早前上映的西方英雄电影剧照,其中主角为了拯救世人选择自我牺牲。
上图为早前上映的西方英雄电影剧照,其中主角为了拯救世人选择自我牺牲。

「侠」的字义转变

现时一般都认为「侠」是指带有正义之气的人,但最初「侠」字的解释正好与现今意义相反,是带贬义的字。

先秦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侠士懂得武功,但并非以武功成为保家衞国的工具,而是以武力来违反法令。

到了西汉才出现褒义的解释,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司马迁对游侠的遭遇表示同情,这种解释的变化关乎他的经历。汉代将军李陵兵败,当时是太史令的司马迁谏言汉武帝,却被指包庇李陵,汉武帝又听信谗言,于是将司马迁打入大牢。最后李陵的母亲、妻儿亦被处死。李陵平日孝顺父母,言而有信,忠君爱国,故司马迁同情他,认为他有侠义。

自此之后历史上不少诗歌都与侠客有关,例如魏晋南北朝曹植〈白马篇〉、唐代李白〈侠客行〉,从诗中能够看到侠客豪气的形象:

曹植〈白马篇〉(节录)

  •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李白〈侠客行〉(节录)

  •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归隐是安稳度日的法子

侠客虽正义,但也可看到他们并不入世,与俗世事情互不干涉。如李白所说的侠客会「深藏身与名」,既不投身于尘世又不渴求任何人的回报,他们没有必然的救世使命,自由地在江湖行走。正因侠客有这种施恩不求报、快意恩仇的特质,才让诗人如此仰慕。

侠客的自由形象,也许就是促成了武侠小说中主角们甘于归隐结局的原因之一。细看不同的武侠小说,由他们初出茅庐,到成为大众甘拜下风的人,最后不少都选择退出江湖,追求尘世以外的安逸生活,例如王度庐的武侠小说《鹤惊昆仑》中的江小鹤;金庸笔下《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和赵敏、《神雕侠侣》的杨过和小龙女、《笑傲江湖》的令狐冲和任盈盈等;即使是古龙,《飘香剑雨续》的温天智都是归隐结局。

归隐似乎成为武侠小说其中一个写作模式,即使不同的人物遇上不同的事情,最终殊途同归。或许这是因为侠客历经困险,见尽风与浪,所以才向往宁静安稳的生活吧。

《倚天屠龙记》的故事最终以张无忌和赵敏一同归隐蒙古而画上句号。
《倚天屠龙记》的故事最终以张无忌和赵敏一同归隐蒙古而画上句号。

英雄的使命是一辈子

和中国武侠故事不同的是,西方英雄漫画或电影中的英雄拯救世界后仍然会在城市中生活,或许是在等待下一次黑暗势力的来临,展开另一次的战争。但无论如何,他们身上一直怀有保护人类安全的使命,而这个使命不会终结。当然,这或多或少受到商业考量影响,创作方可能视乎人物的热门程度而设定续集,漫画中亦有角色把英雄身分传给接任人的情况,使英雄的使命持续长久。但更多的考量是因为欧美漫画较倾向连结共同世界观的写作习惯,因此我们常见的西方作品都拥有庞大的世界观与结构。

从商业角度来看,武侠小说当时也是商家为了吸引人购买报纸而将其加入小说专栏,故事中除了主角也有配角们的支线描写(如《射雕》与《神雕》),但内容始终紧扣是主角群,有始有终。可见西方作品常在宏大的世界观产生各种各样的英雄,正如现实生活中世界不会因为某个角色而停止;武侠小说则构造不同的世界给不同的角色,呈现不同角色的人生观。前者更多的是「未完待续」,而后者大多有一种圆满的感觉,予读者联想主人公往后的生活。

不论中华文化中重情义、讲道义的武侠,还是西方以一小群人力量救世的英雄,无一不在宣扬正面的待人处事讯息,让大家了解「正直」、「正义」等概念,别具教育意义。故事主人公舍生取义,勇气可嘉,更是现实人们值得尊敬的榜样。

文:星岛中学学生报《S-FILE》编辑部;图:星岛图片库、网上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