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X战队|星岛教室

2024-05-09 12:50

医学界X战队|星岛教室
医学界X战队|星岛教室

当我们身体健康出了疑问,总是要抽丝剥茧,找出真相。这时往往都少不了要找医学界「X战队」帮忙,进行例行的身体检查。今天为大家介绍他们其中4名成员,他们都是我们常见的放射诊断工具,在不同情境下各展才华,替我们找出问题的根源。


X教授

即是人称的「X光」(X-Ray),是队中的老大哥,通常大家对他不会陌生。他是4人中年资最长、使用范围最广,也是我们最常接触的。不论是运动损伤后的骨折检查,或是例行身体检查中的肺部X光检查,你都应与他碰过面了。X光是一种电磁幅射,由德国科学家Wilhelm Conrad Rntgen发表,于1895年正式被定义及命名,已差不多有129岁。X光出道后,就开始在医学界展现光芒,用于拍摄人体内部结构,最常用于拍摄骨骼及软组织,以观察是否出现病变或异常状态等情况。

我们日常从X光片上看到的黑白影像,就是帮助医生诊断的最佳拍档。X光的产生是由大量带负电的电子,经由高压电场的加速作用,以高速撞击阳极靶,形成一个高速的电子流,轰击阳极靶面后,99%转化为热量,仅约1%的能量转换成X光。当这能量转换成X光及穿透人体时,因为身体组织和骨骼对辐射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根据其密度以不同的量吸收或阻挡,这就产生了一个在胶片上看到的阴影。原理就像我们手持电筒,并在墙上投下阴影一样。骨骼的组织密度吸收较多的X光能量,因而在底片上留下白色影像;相反如肺部空气、或其他如肠胃道的空气,吸收X光能量较少,便会呈现黑色影像。


CT博士

即是「电脑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与X光其实是两兄弟,因为他同样是利用X光的拍摄技术产生影像。「X射线电脑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X-CT)是一种利用数位几何处理后重建的三维放射线医学影像技术。CT技术的诞生非常传奇,他是由英国一间唱片公司机缘巧合下于大约1960年开发的,并在1971年10月1日,由放射师James Ambrose在英国展开CT扫描的旅程。CT是利用电脑技术,多角度拍摄人体不同深浅的横切面,再重组成立体的效果。换句话说,照射一次CT,相当于在同一部位不同层次的进行X射线扫描,因此医生就能逐层检查器官情况,更仔细地了解病人体内的结构情况。电脑断层扫描多用于如颅内出血、心脏、肺门淋巴腺、阑尾炎,胰脏炎等病情。

CT有辐射吗?CT的辐射量多少是取决于甚么因素呢?CT影像会分成不同数量的断层,又称为「切」。然而,CT的辐射量并不是取决于「切」,而是影像侦检器,又称「排」。「排」数越多,可拍摄的身体范围便会提高,因此检查过程的时间便可缩短,而病人曝露于辐射之下的时间和所承受的辐射量就会因此而较少。X光比CT的剂量高,因此病人所承受的辐射量亦相对高。那为甚么CT不会淘汰X光?除了成本外,因为有时进行CT检查时,病人需要注射显影剂,而显影剂有机会导致病人肾脏受损。


磁力王MRI

即是人称的「核磁共振成像」(磁力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他背后的物理原理并不是X射线,而是利用电磁波共振来达到成像的效果。MRI分别于1973及1977年于荷兰和美国成功研发成像,这也标志着MRI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启航。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如水分子H20,便是由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所组成。氢原子核中只有1个质子,质子与原子核中心有一定距离,当质子自旋就相当于正电荷在环形线圈中流动,在其周围会形成一个小磁场。

MRI技术主要是利用水分的氢原子核,达到成像效果。原理就是先将病人置于磁场之中,再利用电磁波照射,以达到氢原子共振的效果,并记录它所产生的信号,由于不同部位及器官所产生的信号各有不同,MRI系统经电脑重组及分析信号后,就能把不同器官以图像呈现出来。由于MRI大多利用水分的氢原子核作为成像元素,因此在软组织的成像较为清晰,这也是MRI比CT和X光优胜的地方。MRI应用范围广泛,一般应用于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情况。然而在肺部、肝脏、胰腺等部分器官的检查上,则X光或CT更胜一筹。


核之子PET Scan

即是「正电子电脑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Scan),俗称PET Scan。他与上述3名队员所用的技术截然不同,他应用的是一种核子医学技术,而且还需要一个好拍档与他并肩作战,这个拍档就是放射性的显影剂。电子电脑断层扫描通常应用于肿瘤检查上,而肿瘤通常就是电子电脑断层扫描的目标追踪物。病人检查前需要先注射显影剂,而显影剂是具有追踪性,能够自动追踪并积聚于癌细胞之处,当中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会放射出正电子,如同发出讯息让扫描仪器能够检测出来,将癌细胞的分布、数量等情况分析成像。

做一个检查,但要在体内注射具放射性的物质,会否很危险?对身体会否造成损害?会否因此而致癌?大家都不用过分恐慌,其实正电子电脑断层扫描是相当安全的检查工具,因为检查所用到的放射性物质剂量相当低。你可能又会问,那即是有多低?事实上,电子电脑断层扫描所用到的辐射量,比日常环境的辐射量还要低。虽然有一些人可能对显影剂会有不良反应,如轻微的恶心、红疹等,但这些都只是短暂反应,所以大家都可以放心找他帮手。


小思考,大智慧

  1. 相较X光与CT,为甚么MRI为病人所带来的损伤较低?
  2. 使用MRI有甚么限制?
  3. 猜猜现时临牀多结合哪2名队员,以提高检查的准确率?
  4. 除了本文所介绍的4名队员外,你还能指出多一名常见的「X战队」成员吗?


参考答案

  1. 原因有二︰MRI不含辐射;MRI亦不需使用显影剂。
  2. 使用MRI的危险性包括︰机器会产生持续的噪音、器官温度会升高;另外,检查房间内是不可以出现任何金属,包括病人体内的心脏起搏器,否则将会被强大的磁力吸过去,造成危险。
  3. 现时临牀多用结合PET与CT的器材,一般称作PET-CT,是结合了2种检查方式的优势,提高检查的准确率。
  4. 超声波扫描(Ultrasound Scan)


本栏逢周四刊登,由教育评议会邀请资深中小学老师、校长及大学讲师撰稿,旨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STEAM学习材料,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将学习融入生活,培养学生的世界观、敏锐的触觉、积极学习的态度。

文:仁济医院罗陈楚思中学校长杨佩珊

延伸阅读:

陶渊明——闲适自然的田园诗人|星岛教室

STEAM|AI乐龄科技:打造e世代乐活耆英|星岛教室

关羽——威震华夏的忠义武圣|星岛教室

牛顿运动定律 成就航天梦想|星岛教室

张骞——杰出探险家、旅行家和外交家|星岛教室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