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碧华 - 抗「逆」屏障(上)|家长教室

2024-04-30 15:24

锺碧华 - 抗「逆」屏障(上)|家长教室
锺碧华 - 抗「逆」屏障(上)|家长教室

笔者接收到讯息,以「快乐青少年」为题撰写文章,提笔之际,不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的青少年快乐吗?翻看一篇又一篇有关青少年自杀的文章报道,惋惜之际让人慨叹:一定有很多青少年正面对成长的挣扎、遇上很多不能控制的因素、正身处人生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指,2020年香港15至24岁的青少年自杀率达到12.2,创历年新高,即每10万个属于该年龄层的青少年,有12.2人死于自杀,较2014年的6.2人大幅上升接近一倍。

当然,来自周遭环境的压力,确实让青少年们透不过气;关系的疏离,让人际支援网络削弱,亦是我们难以控制的逆境因素;但我们能否强化自身保护、增强抗「逆」能力,以应对我们面对的种种困难?本文先介绍两个步骤,让大家为自己建立抗「逆」屏障:

1.平静身心、检视情绪:我们可以练习好好掌控情绪,但在学习掌控之先,我们能够认识身体潜藏的不同情绪及自身情绪为身体带来的反应吗?情绪来袭,好像一团乌云积聚,让身体动弹不得,不明所以的情绪,亦为我们带来无助感。这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平静下来放慢呼吸,将注意力「聚焦」在身心的不适之处,为当中的情绪反应作出检视。

2.命名情绪、捉住「精灵」:很多时候,青少年只能够用「down、emo」等字眼来形容自己身处情绪的困难,总是概括一句「唔开心」,大家能够为自身内在情绪命名吗?是愤怒、伤感、无助?可能是惊恐、焦虑?还是羞愧、内疚?能够为自身情绪命名,就好像捉到骚扰我们身体的「精灵」一样,能够捉到「精灵」,我们便可以好好认识它、应对它,甚至学习如何与它相处。

下期再介绍剩下的两个步骤。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线: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家长全动网嘉宾锺碧华女士(注册社工及家庭治疗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4年4月30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延伸阅读:

凌婉君 - 制造成功对小孩的重要|家长教室

梁康民 - 切勿盲目打「补」针|家长教室

Laura - 高品质的陪伴|家长教室

郑芷琪 - 家中的公关灾难|家长教室

凌婉君 - 你相信子女吗?|家长教室


--

《星岛教育》2024 DSE最新考试资讯、教材及备战攻略: bit.ly/ST_DSE2024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