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宗 - 棋盘上的中国历史与文化|青史札记

2024-05-04 13:15

张玮宗 - 棋盘上的中国历史与文化|青史札记
张玮宗 - 棋盘上的中国历史与文化|青史札记

围棋是中国文化的象徵之一。日常生活中,「琴棋书画样样皆精」一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多才多艺、具有文化气息的人才。从这句话可见,也许在古代,棋艺也是衡量一个人多有才华的准则之一,也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

大家或许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相当多元化的棋类活动,当中以围棋和象棋最广为人知。有关围棋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和尧舜有关的。据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虽然这只是一个带有传说性质的说法,但这个说法反映出古人认为围棋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除了教化的作用,孔子也曾在《论语》提到下围棋是一种有益的消闲活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孔子认为,当一个人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也可以去下一盘围棋,作为一种益智的消闲活动。这反映出围棋在中国文化有相当源远流长的历史。

此外,围棋和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也有不少和围棋相关的艺术和文学创作,例如宋代的《十八学士图》。这幅图描绘了个别唐代文学馆的士人下棋、品茶等情况。这些题材的画作在士大夫阶层相当普遍,反映出不少士大夫也懂得和享受下围棋,也证明了围棋在古代的文人阶层是一种具有标志性的活动。唐代白居易著有「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一诗,描绘两名僧人在山上对弈的画面,营造山林之中清净的氛围。

可见,围棋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古代的文人雅士常常借围棋作为创作题材,创作出不少文学和艺术作品,说明了围棋并非只是一种消闲活动,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活动。因此,在现今社会,学习下围棋不但能加强学子的思考能力,还可加深学子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例如围棋的发展演变、相关的画作诗词作品等,促进中国历史的学习和教育。


张玮宗
作者为青年史学家年奖2019得主,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组委员,香港大学文学院毕业生(一级荣誉)。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4年5月3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

周正贤 - 交流相长|青史札记

张玮宗 - 书法中的历史元素|青史札记

张玮宗 - 玲珑剔透万般好|青史札记

周正贤 - 青史传承|青史札记

张玮宗 - 历史中的体育文化|青史札记


--

《星岛教育》2024 DSE最新考试资讯、教材及备战攻略: bit.ly/ST_DSE2024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