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基督教会基湾小学(爱蝶湾) 全力推行STEAM教育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2024-02-05 15:18

在现今资讯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科学与科技越趋重要,而STEAM教育的推行,有效培养学生拥有创意思维和科创精神,以便应对未来挑战。中华基督教会基湾小学(爱蝶湾)以社区关怀作为STEAM教育切入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将跨学科知识及技能应用于创意发明,从而提高分析及解难能力。

 

中华基督教会基湾小学(爱蝶湾)校长黄静雯认为STEAM教育有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分析及解难能力。
中华基督教会基湾小学(爱蝶湾)校长黄静雯认为STEAM教育有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分析及解难能力。

 

从社区关怀出发 鼓励学生以创意思维解难应对

科学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为教学带来无限可能和挑战。中华基督教会基湾小学(爱蝶湾)校长黄静雯指出学校决心摒弃传统单向授课方式推行STEAM教育,强调学生「动手做」,从中学习科学原理之馀,明白STEAM教育的核心就是推动社会进步。黄校长表示︰「我们每个年级所做的STEAM主题活动都围绕社会或与日常生活应用息息相关,让学生以探究和创新方式与社会接轨,让他们知识、技能、态度三方兼备,面对未来科创和社会转变都能应付自如。」

黄校长以学生发明的「老鼠捕捉器」为例子,其原理是当镜头辨识到老鼠型态的物件出没时,系统就会追踪捕捉。这个发明源于学生发现自己所住的社区有鼠患问题,就想到利用课堂学到的编程(Coding)和人工智能知识,并在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导协作下共同完成。捕鼠器并得到香港中文大学及多间院校青睐,邀请同学团队作出分享,同学大大提升了自信心,继续以社区关怀为切入点,发明不同产品和参加比赛,值得鼓励。

 

校方摒弃传统单向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动手做」,从中学习科学原理。
校方摒弃传统单向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动手做」,从中学习科学原理。

 

 学生发明「老鼠捕捉器」既是学以致用,亦达到学校推行STEAM教育有关社区关怀的目的。
学生发明「老鼠捕捉器」既是学以致用,亦达到学校推行STEAM教育有关社区关怀的目的。

 

课堂学习打好根基 比赛实战自我提升

另一方面,学校意识到未来社会对科创人才需求殷切,STEAM及资讯科技统筹主任陈国锐对此指出︰「我们由一年级至六年级的STEAM课程设计上都有编程的学习,从一年级学习基础知识,到六年级加入人工智能应用,让他们循序渐进打好基础。」除学习科学理论和科技应用,老师亦会带领学生「动手拆」。「我们会拆开由家长或社区回收捐赠不能复修的电器,让学生直接了解电器结构和运作原理,贯彻学校STEAM教育『动手做』和自主学习的理念。」STEM发展主任黄耀坤补充说道。

课堂以外,两位主任亦积极在校内推动STEAM,除了在小息时间邀请同学到STEAM摊位试用不同创意发明,亦经常带队参加比赛。两位主任忆述「以往有同学参加一个用人工智能镜头辨认物件的比赛,惟因镜头牌子违规被取消资格。但比赛完结后,同学获评审邀请示范并得到嘉许认同。」透过参加不同比赛,学生不仅有机会与其他地区的学生互动交流,更重要是明白比赛总有输赢,以及享受过程和自我提升。

 

 陈国锐主任(图左)和黄耀坤主任(图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方面培养学生对STEAM的兴趣。
陈国锐主任(图左)和黄耀坤主任(图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方面培养学生对STEAM的兴趣。

 

校内常设《手摇发电机》等STEAM摊位,推动校内学习气氛。
校内常设《手摇发电机》等STEAM摊位,推动校内学习气氛。

 

家校合作缔造三赢局面

要成功推动STEAM教育,家校合作不可或缺,谈及家长角色时,施太和姚太两位家长都不约而同表示全力支持最为重要。施太表示︰「难得小朋友发自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和丈夫一定支持。例如当他需要书本参考、购买零件和出外比赛,我们都一定全力支持,让他可以全情投入。」姚太就指出︰「有时候我们大人都不懂得一些科学原理,我们就会跟小朋友一起寻找答案和做实验,过程中互相学习之馀,亲子关系亦有所提升。」

 

姚太(图右)和施太(图左)两位家长都表示小朋友学习STEAM,家人的支持最为重要。
姚太(图右)和施太(图左)两位家长都表示小朋友学习STEAM,家人的支持最为重要。

 

家长全力支持并配合学校策略,让小朋友全心全意学习STEAM,缔造三赢局面。
家长全力支持并配合学校策略,让小朋友全心全意学习STEAM,缔造三赢局面。

 

创想未来 — 第二届深港澳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

要在校内成功推行STEAM,黄校长认为方法之一,就是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比赛。黄校长表示︰「比赛可以激发学生上进心,让他们有一个清晰目标去跟从,而最重要是可以扩阔视野,学习别人优胜之处,精益求精。」现时本地与海外均有多个STEAM相关比赛,第二届深港澳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 — 以推动深港澳三地中小学生创意交流为目标,全港小学生(小一至小六)、中学生(中一至中六)及十九岁或以下的合资格学生均可参加。参赛类别包括科技新发明、创意新媒体、设计新视野及科幻新世界,接受以任何形式的原创作品参赛。

本届比赛将于三月一日截止报名,如欲了解比赛详情及报名,可参阅https://bit.ly/40SdNws

香港赛区联络方式
深港澳青少年创意设计比赛秘书处
WhatsApp短讯查询电话:+852 9513 1902
电邮:[email protected]
首届大赛相关:https://www.stheadline.com/society/3234408/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