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文章】中文科的准备工夫(上)

2021-02-24 12:21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这一年的学生,在应对作文的素材和视野上,一定会遇上很大的难题。记得我初写作的时候,很多情境都源于生活的经历。每天遇上的人和事,先是视觉、听觉的冲击,然后在脑海发芽,最后成为书写的片段。例如在家楼下听到一个母亲叮嘱女儿要发愤读书,长大后不要成为前面推车的清洁工。我在旁边听着,回家后将这个片段记录下来,那母亲鄙视的眼神,还有清洁工孜孜矻矻的神态,是烙在脑海深深的印象。发乎情,是写作能否打动人心的关键。

  近来上精英班,有学生交文给我看,内容写得不错,只是还有点「为文造情」,太多的情节和情感都是为了写作而增添,但因为作者没有亲身经历过,于是文章不够具体细腻,行文情理之间总是欠了点自然,过于矫揉造作。

  大量的阅读会让我们对素材有了掌握。笔记的范文、网络的文字、学生的真迹,都是写作的养分。但这些终究是间接的素材,不能让你写来恍如亲历其境。你看以前司马迁为了《史记》亲访各地旧闻,你看狄更斯写《双城记》之前走在街头,即使天资过人,也不能单凭想像写出感人肺腑的文字。明乎这点,就要劝告大家难得出街,不要再低头埋首在电话的屏幕之中,也不必一定要与朋友结伴同行,一个人在复习了整天的书本之后,是时候找个地方喘息,同时找个地方观察社会的人和事。

  所以我说你们这一年过得不易。没有了学校生活,没有了课馀活动,少了很多生活上的感知和体味。也许很多人在公开试的答卷上,只会反覆提及口罩、疫情、医院、外卖等情节,而少了很多生活上值得入题的故事。

  于是我想起这些年读过深刻的学生作文真迹,例如当年考获九十分的张同学,考「热闹过后,感到失落」一题,写的是探访街头露宿者的故事。天桥底下的无家者,因为很多人的「探访」而热闹,但由于每个人都怀有目的,非出于真意,故热闹过后,自然不无失落之感。又例如有同学写街上的表演者,因为人群聚集观看表演而感到快乐,但人潮散去,孤寂之感自然而生。不但写实,而且其转折自然合理——观看者不会久久驻留,而渴求他人掌声的表演者在人潮离去后自然感到失落。

林溢欣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哲学硕士,中文科补习名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月24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