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放蛇」激化矛盾 港府宜规管网约车破局

2024-05-21 00:00

的士业界与Uber网约车矛盾白热化,近日网上流传多段疑似的士业自发「放蛇」片段,企图私下搜证来打击白牌车。事实上,的士业私自「放蛇」不但无助解决网约车问题,反而会激化两者之间矛盾,港府不能再以拖字诀应对,而是尽快将网约车进行规范,让其与的士进行良性竞争,提升点对点出行服务。

早前有一批自称是「普通市民」的疑似的士司机,私下进行了3次「放蛇」行动,故意乘搭网约车,当汽车抵达目的地时,随即向在场警员举报司机非法载客取酬,要求警方严正执法。虽然警方暂时将事件列作交通投诉处理,但消息人士透露,警方正寻求律政司意见,研究的士业界口供以及其蒐集的证据,是否足以对涉案的13名网约车司机作出检控。
警方为检控白牌车司机陷两难

对警方来说,的士业界自发「放蛇」是不可取,而且陷警方于两难。假如警方接到举报却不采取行动,的士业界便可振振有词批评警方打击网约车不力,因网约车抢走的士司机很多生意,可是警方去年对白牌车作出检控仅33宗,显然没有太大阻吓作用。若警方采取行动,又怕遭非议被指牵着鼻子走,更重要是采取法律行动前须确定的士业界所提供的证据是站得住脚,毕竟其「放蛇」行动并未获授权,也未必符合法例规定的程序要求,加上网约车是竞争对手,涉及利益冲突,难免令人质疑其所搜查证据的可信性。再者,警方介入亦会鼓励的士业界进行更多「放蛇」行动,令政府更形被动。

的士业界用「放蛇」这种手段,试图倒逼警方严厉执法打击白牌车,本身有很大争议性,试问当乘客不满的士司机滥收车资、拒载等违规行为,是否也可以采取类似「放蛇」手段进行「报复」。「放蛇」只会令市民对的士业观感更差,这解释的士小巴商总会理事长周国强发现舆情并非站在自己这边时,便试图划清界线,宣称不赞成司机「放蛇」行为,应由执法部门执法,呼吁司机和市民要克制。

的士业不满网约车既不买保险,也不交牌照费,亦毋须负担年检费,构成不公平竞争,要求政府取缔是可以理解,但却从没反思自身问题,正是部分害群之马干出拣客、兜路、滥收车资等恶行,令市民和旅客宁愿选搭网约车也不搭的士。「放蛇」短期可能会令部分网约车司机减少接单,但绝不会让的士司机生意转好,反而让的士业界与网约车之间矛盾加剧,严重可能引发暴力冲突,是当局以至公众都不希望见到。

网约车在世界各地大受欢迎,并成为点对点出行的大趋势,为乘客提供方便,港府不敢大力打击,以免招来市民反对,却又不敢贸然开放市场竞争,以免引起的士业界强烈反弹,故当局一直采取拖字诀,让两者维持微妙胶着状态。不过,随着的士业「放蛇」打击网约车,令临界点面临被打破,当局不能再拖,须认真解决网约车妾身未明的地位问题。

既然网约车是大势所趋,立法规管是唯一出路。世界各地近年均引入新例,对网约车进行规管,包括要求车型、安全度、洁净度和司机须有的士执业登记证、保险等,以保障乘客安全,也让的士业再没藉口非议。港府可参考内地和海外做法,尽快制订网约车平台规管框架,让网约车合法化,对商家、司机和市民都有好处,也让政府可摆脱被指有法不依的困境。
业界须反思提升服务质素留客

同时,的士业界不要一味埋怨网约车抢生意,也要反躬自省,如何尽快提升服务水平,加入的士车队是可行之法,通过成立的士网约平台接受预约、电子支付、完善评分及投诉机制,让市民有新体验,觉得的士业与时并进,提升服务质素,愿意多乘搭,使两者维持良性竞争,实现多方共赢。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