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港大首研究嫦娥5号月壤样本

2023-08-08 00:00

钱煜奇(右)期望有机会将嫦娥5号和6号采集的样本一并研究,比对月球正面和背面土壤的差异。旁为Joseph Michalski。
钱煜奇(右)期望有机会将嫦娥5号和6号采集的样本一并研究,比对月球正面和背面土壤的差异。旁为Joseph Michalski。

(星岛日报报道)本港近年积极参与国家太空任务,更首次有本港科研团队获分发月球土壤样本进行研究。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团队,上周从内地取得嫦娥5号带回的月壤样本。负责研究的港大研究员钱煜奇相信,有助了解月球早期的火山喷发活动和起源,从而一探40亿年前的地球环境。本港过去并无研究太空物质样本的经验,他预料有助推动本地的太空研究。 
4份共重822.6毫克的月球土壤样本,由港大博士后研究员钱煜奇上周二从北京国家天文台带返本港。他指今年年初向国家航天局申请,取得2020年底由嫦娥5号采集的月壤样本作研究用途,并通过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月球样品管理办公室审核,令他领导的「月壤团队」成为本港首支能取得月壤进行研究的科研团队。团队在港大太空实验室副总监、钱煜奇的研究导师Joseph Michalski支持下成立,由多名地质学家组成,成员来自港大和中国地质大学。
重塑月球火山活动

团队获发的月壤样本,来自嫦娥5号在月球的陆点「月海玄武岩平原」。钱煜奇指,相比苏联和美国于上世纪在月球赤道地区采集的土壤样本,嫦娥5号采集的样本来自月球中纬度地区,当中的玄武岩比美苏采集的样本年轻10亿年,相信是20亿年前火山喷发形成,今次研究有助了解和重塑月球火山喷发活动。

钱煜奇续指,月球的地质和形成虽与地球相异,但两者早期都经过冷却,火山喷发渐少,「20亿年前的月球与早期的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相信通过研究月球土壤样本,有助了解40亿年前的地球环境。」

虽然本港未曾研究过从太空任务采集而来的样本,但钱煜奇称,现时港大已设有先进电子探针、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等设备,能应付今次研究,重建月球岩浆的生成、上升和喷发过程,以及分析样品中的挥发物。他指研究有助建立研究太空采集样本的渠道,「若我们能好好准备,将来采集更多来自太空的样本时,也有更多机会进行研究。」
冀比对嫦娥6号样本

钱煜奇表示,样本一年后须交还国家航天局,料研究工作可在限期完成,期望有机会与计划明年发射的嫦娥6号采集的样本一并研究,比对月球正面和背面土壤的差异。他又提到管理办公室规定,研究过程期间,每400毫克的粉末样品中,不可有多于100毫克的损耗,为确保不会对样本造成破坏,只会从样本挑选颗粒研究。

Joseph Michalski对钱煜奇的申请获批感到鼓舞,形容这次研究是本港太空研究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实验室会继续支持和参与中国的月球探测任务,与内地在深空探测领域同步发展。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