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逾7成学生日做运动少于1小时
2023-08-01 00:00
(星岛日报报道)运动有益身心,但小童群益会调查发现,逾7成受访学生每日运动时间少于1小时,每周运动7小时或以上者,较疫前大跌29%。63%受访学生因课业繁重而无时间做运动,有家长坦言儿子平日忙于温习,难到运动场馆,仅在家中以虚拟运动取代。有资深体育教师认为,虚拟运动强度有限,难以改善学生体能,建议家长与子女以游戏「过关」方式,进行传统运动项目,提升运动动机。
小童群益会今年初以问卷、电话等形式,成功访问801名年龄介乎6至17岁的儿童及青少年,结果发现,近62%人运动量属于「不活跃」或「低度活跃」水平,近73%人每周运动量少于7小时,半数人每日运动仅半句钟,较2018年疫前进行调查,比例增逾1成;不足3成人每周运动7小时或以上,较疫前大跌29%;与父或母进行亲子运动的学童比例,分别仅22%和31%。
逾6成人归咎课业繁忙
家长龙先生的儿子即将升读小四,他称每周会花至少5天,和儿子玩混合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新兴运动「三叶球」,每次约1小时,但遇到天气欠佳,或适逢考试周,便在家以虚拟运动取代,「在平板电脑下载运动应用程式,可以一边玩游戏,一边做运动」,建议政府在室内运动场预留房间,发展虚拟运动,将科技和运动普及化。
总干事刘翀认同虚拟运动有助提升活动量,并建议学童在温习期间,订立15至20分钟休息时间,在家进行踢毽、弹力球等新兴运动,家长亦应以身作则,亲身陪伴子女做运动,「运动能帮助学生更加集中,睡眠质素提升,亲子关系亦更紧密。」
倡亲子订立运动目标
然而,资深中学体育科教师施富强认为,虚拟运动的运动强度、摄氧量、肌耐力等训练,不及带氧运动,无法完全取代传统运动项目,「但郁动总比坐着看电视好」。他建议,学生可于课后与同学进行篮球、足球等群体运动,在家中可做简单拉筋;家长亦可与子女共同设立运动目标,以游戏「过关」的模式互相鼓励做运动,改善体能同时增进与同侪和亲子关系。
小童群益会亦建议,学校适度调节测考要求,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参与体育活动,而政府亦宜把握体育盛事的时机,举办更多儿童可亲身参与,而非只是观赏的活动。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