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下行压力未减 负资产危机仍在

2023-02-02 00:00

楼价急跌,令上季住宅负资产按揭宗数急增至逾1.2万宗,短短3个月便急升近22倍,升幅相当骇人,而且更创下近18年新高,但距离2003年沙士时逾10万宗仍相距甚远。尽管金管局强调银行按揭业风险可控,业界亦认为负资产飙升仅属短暂现象,当局不能掉以轻心,须密切注视负资产数字,勿让情况恶化。

金管局公布,负资产宗数由去年第3季533宗,飙升至第4季12,164宗,增幅近22倍,而涉及金额亦按季急增21倍至逾662亿元,当中无抵押部分的金额则由5,900万元,急增至逾25亿元,按季飙升近42倍。负资产个案涉及较高成数按揭贷款,包括银行职员的住屋按揭贷款或按揭保险计画贷款。
勿高估通关效应楼市迅速回稳

负资产宗数急升,因去年楼价大跌,首3季累计下跌8.5%,但到了第4季跌势加剧加快,再跌7.7%所致。加上当局在2019年放宽按保门槛,将9成按揭楼价上限由400万元放宽至800万元,去年更进一步放宽至1,000万元,而银行一般向员工提供高达10成按揭贷款作为员工福利,帮助首期不足人士上车。可是在楼市大跌时,这是好心做坏事,令那些透过高成数按揭上车并且在去年上会的业主,顿成负资产一族。

单从数字来看,负资产数字急速恶化是非常惊人,但若与1997年金融风暴至2003年沙士情况相比,便不难发现情况未到令人恐慌境地。首先,当年金融风暴令楼价在短短14个月内急跌逾40%,到2003年上半年累计大跌66%,导致经济衰退,百业萧条,失业率更由97年8月的2.1%升至2003年6月的8.5%,不少业主在失业和负资产夹击下,出现断供潮,银行收回物业进行拍卖。然而,现在香港即使遭到3年疫情折腾,经济去年再度陷入衰退,但失业率却仅3.5%,而且不少行业出现请人难问题,只要业主仍有稳定工作,每月准时供楼,即使物业沦为负资产,银行也不会贸然要求业主提早偿还贷款。

此外,97年炒风炽热,当时很多业主手上持有多个物业,而按揭贷款比率高达95%以上,一旦断供便令银主盘涌现,触发楼市崩溃。港府其后吸取教训,一方面要求银行加强对借贷人士进行压力测试,另方面不断推出多项辣招打击炒卖活动,现时炒家几乎已绝迹,用家主导楼市。即使目前很多高成数按揭的业主沦为负资产,由于供款比率平均在45%以下,故拖欠比率仅0.06%,反映贷款质素良好,暂时未构成信贷风险。
宜紧盯负资产数字适时出招

更重要是随着与内地逐渐恢复通关,楼市氛围有所好转,业界相信内地客来港买楼人数渐增,加上港府推出高才通计画,每年将会引进3.5万名海内外人才,这些人才对住房需求殷切,不管是买楼抑或租楼,对楼市起支持作用。一旦楼价回稳,相信负资产宗数可望回落。

不过,当局切勿因此而过于老神在在,毕竟楼市下行压力并未消退,尤其是私楼潜在供应量多达10.5万伙,创有记录以来新高,发展商在推盘时不敢太进取,为了尽快促销套现,可能低市价开盘,令楼价进一步受压。这对近两年入市、选择采用建筑期付款方法(通常只付楼价1成订金)的买家来说,将面临两难抉择,因在楼花期楼价已下跌了15%,成为负资产,若楼价跌势未止,待接获收楼通知前向银行申请按揭时,肯定出现估价不足,须额外筹集资金以完成交易,否则便要挞订,令辛苦储来的首期化为乌有。

因此,当局要密切留意负资产数字变化,勿高估通关效应,若发现数字进一步恶化,须适时出招疏导风险,以免楼价失序大跌,届时要花上更大代价才能扭转跌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