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论坛|善用原生植物 打造生态友善城市

2022-10-28 00:0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年积极鼓励各国改善城市的绿色空间,从而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同时提升人们的生活质素。而各国均已趋向打造更自然、更生态友善的市区公园,提倡「自然生态公园」概念。

反观香港,康乐文化事务处管理的中、大型市区公园及海滨长廊有四十三个,占地相当于一点三个长洲的面积。然而,相比其他地区的市区公园,香港的公园有修剪得宜的植物、各式各样的健身游玩设施、铺砌划一的石屎步道……无一不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但往往令公园变得过于人工化,未能发挥市区公园潜在的生态价值。
市区公园的生态价值

六年前政府制订《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画二○一六—二○二一》,是本港首份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行动计画。计画表示要将大自然带回市区,包括在市区公园及花园营造一个生态网络予野生动物,从而加深市民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市区公园在生态价值方面虽然不及郊野公园,但因坐落闹市中心地带,成为了不少野生动物的绿洲。例如九龙公园曾录得逾七十种野生雀鸟,包括一些短暂迁徙到港的鸟类,而香港大学亦有研究记录九龙区的公园共有五十一种蝴蝶,占全港蝴蝶物种数约五分一。丰富的物种和便捷的交通,让市区公园非常适合市民认识和探索自然生态。

近年市区公园的确设立了不少「蝴蝶园」、「生态园」和「自然保育园地」,然而不少地方都以种植外来植物为主。虽然这些外来植物或许能吸引蝴蝶、蜜蜂等昆虫采蜜,但叶片或果实都不太适合其他原生动物食用,对本地的生态价值有限。而且部分栽种的植物如马缨丹、三裂叶蟛蜞菊等,已被国际保育联盟(IUCN)评定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因此日后不宜再种植。
原生植物未受重视

既然如此,为甚么这些「自然保育园地」要栽种外来植物呢?原因之一,是缺乏对本土植物的认知。就蝴蝶而言,不少可供参考的书籍所介绍的蜜源植物都是外来物种,缺乏本地原生植物的资料,因此造成使用外来植物更吸引蝴蝶的错觉。

绿色力量最近综合近十年的蝴蝶调查结果,记录共一百四十种蝴蝶蜜源植物,当中六成为原生植物。调查显示,虽然原生植物一般花期较短,但每当开花即会吸引大量蝴蝶,当中最多蝴蝶摄食的原生植物山蒲桃,一天内最多录得三十一种蝴蝶摄食。相反,不少外来蜜源植物虽然全年都能录得蝴蝶摄食,但最多蝴蝶摄食的外来植物白花鬼针草,一天内最多亦只录得十二种蝴蝶摄食。观察数据显示,原生蜜源植物对蝴蝶的吸引力较强,所以应当多加栽培。绿化相关的部门如能于同一地点种植不同花期的原生植物,以弥补原生植物花期短的问题,使花蜜无间断供应,相信更有助蝴蝶的多样性。

其实渔农自然护理署近年进行的「植林优化计画」,已着力种植原生乔木,当中如鸭脚木和珊瑚树等均是非常吸引蝴蝶的蜜源植物,不过现时都只用于郊野公园。其实在市区除了市区公园,房屋署辖下公屋的绿化空间亦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例如东涌新市镇四十二及四十六区都可考虑种植原生蝴蝶蜜源植物,以善用东涌丰富的生态资源去提升居民生活质素。

二○二二年尚馀两个月,目前仍未见新一阶段的《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画》,然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根基,我们将就有关的原生蜜源植物资料,去信绿化相关的部门如康乐文化事务署、房屋署等,希望可以用作市区种植的参考,从而打造一个更生态友善的城市。
游静贤
绿色力量教育及项目经理
锺翠珊
助理高级教育及项目经理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